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盛夏时节的青海湖畔,波光粼粼的湖水与远处的雪山、广袤的草原构成了一幅高原夏日画卷。作为维护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和我国西北部大环境生态平衡的重要水体、高原生物基因库、国际候鸟迁徙通道的重要节点,一湖碧水见证了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
6月14日,青海湖仙女湾,蓝天、白云、羊群构成一幅美丽生动的生态画卷。史凯 摄
6月14日,青海湖仙女湾景区,阳光照射在湖面上,成群的水鸟在湖面上或展翅翱翔,或低头觅食。湖畔的湿地上,野花竞相开放,点缀在绿茵茵的草地上,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夏日画卷。
景区内,来自各地的游客悠然地行走在木栈道上,脚步声在静谧的自然中回响。周围是湛蓝的湖水和连绵起伏的绿意,偶尔有几声清脆的鸟鸣打破了这片宁静。每个人都沉浸在这份高原夏日的纯净与美好之中。
“这是我们第一次来青海湖,不仅沿途的风景美,青海湖的辽阔和蔚蓝也带给我们很大的震撼。”“青海湖不同季节景色各异,欢迎你们下次再来青海湖。”站在展板前,仙女湾景区工作人员李长存向游客介绍着青海湖景区的自然生态和各个季节的美景。
今年是李长存在青海湖工作的第9年,从青海湖二郎剑景区到仙女湾景区,她见证了青海湖周边生态环境的改善。
回忆起她与青海湖的故事时,李长存说:“我刚到青海湖工作时,只记得当时天气寒冷、风沙天气多。我站在青海湖畔,看波浪接连不断地拍打着碎石,一边走一边捡垃圾的时候心里有种别样的感受。”
“现在干净澄澈的湖水、自在飞翔的水鸟的背后,是政府、生态保护工作者、群众付出的心血和努力。每当游客主动跟我们聊起青海湖生态重要性的时候,我们更能感受到那份骄傲和责任。”李长存说,“在青海湖工作的时间里,小到景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到青海湖周边生态环境的改善,每一处都能让人深刻感受到青海湖从最美湖泊迈向国家公园的变化。”
作为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多年的保护历程使青海湖湿地生态环境和野生动物栖息地环境不断改善,青海湖周边的鸟种越来越多,珍稀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也不断增多。
近年来,青海通过开展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措施,总投资1.24亿元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重点水域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等14项生态保护项目,全面推进青海湖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探索建立“四固定、三统一”生物多样性监测规范,充实保护站巡护监测力量,启动建设青海湖国家公园“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监测系统,形成水空地纵向一体、日常巡护和志愿服务相结合的巡护体系,实现重点生态保护对象和重点区域监测全覆盖。
多年来,青海湖地区湿地面积持续增加、高密度植被覆盖率持续扩大、青海湖整体生态功能持续增强;保护区沙地、裸地、盐碱化土地面积持续减少。青海湖水质持续保持优良,高原独有的“水—草—鱼—鸟—兽”共生生态系统趋于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