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图说青海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小阵地”里的“大故事”
作者:周建萍
发布时间:2024-06-28 09:08:35
编辑:李家奕
党员代表参观西宁市城东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展馆。汪虎 摄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民族团结有正气,如同自家亲兄弟。凝心聚力如一家,生活幸福开红花。”“马莲花开哈的一河滩,刺梅花笑破了脸蛋。各民族团结的大家园,共创个美好的明天。”在青海河湟地区,到处传唱着这样的花儿。一首首曲儿,唱出了青海儿女手足相亲的幸福生活,也道出了美好现实中激动人心的巨大变化。

  近年来,青海儿女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聚全省之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新发展,率先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描绘了一幅幅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的生动画卷、谱写了一曲曲共同繁荣发展的时代赞歌。

  这不,盛夏时节,在我省多地一个个或大或小的民族团结宣讲阵地中,精彩故事持续讲解——

  “城东区凭借悠久的民族融合历史,孕育出多彩的文化,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中,碰撞出更加多元的文化类型,包括服饰、饮食、语言等方面,将文化自信不断注入各族群众的精神家园……”日前,在西宁市城东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展馆内,讲解员声情并茂地为党员们讲述着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东区故事”。

  作为西宁市首家以“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展馆,自去年9月底建成开放后,累计吸引省内外235个单位团体1.75万余人次前来参观学习,在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持续释放出独特“品牌”效应。

  “展馆作为城东区乃至西宁市的一张崭新名片,是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窗口,是用‘小阵地’讲好‘大故事’。”城东区委统战部工作人员介绍。

  展馆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以“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为脉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工作发展为背景,以城东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为主要内容,率先在西宁市综合运用照片、多媒体、互动体验等方式建成,设置序厅、时代强音篇、同心之源篇、交融共存篇、和合共生篇、百籽共生篇和后记7个板块,充分展现城东区各族人民在历史发展长河中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生动画卷。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通过观看实物、图文、视频等,深入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的历史文化及风土人情。一件件民族服饰、一幅幅精美画卷、一句句真理名言,无不感染着在场的人,吸引大家驻足欣赏,使大家进一步深刻感受到了党和国家对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高度重视,认识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重大意义。

  另一头,伴随着清脆的铃声,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县下贡麻乡组建的“马背青年宣讲队”出发了。

  这支成立已6年的宣讲队由二十余名党员、干部组成。从医疗养老到党的系列惠民政策、从民族团结到乡村振兴、从移风易俗到乡风文明、从义务教育到控辍保学、从妇女权益维护到家风家教家训……宣讲队总能出色地完成任务。

  骑马进山,劳累摔伤是常有的事,但队员们始终发扬着吃苦耐劳、迎难而上的精神,起到了表率引领作用。“我们骑马、翻山越岭,虽然吃了点苦受了点累,但群众欢迎,也能把政策宣讲好,让大家了解最新的好政策。”队员才增拉毛说。

  “马背上的宣讲队来得太及时了,每次来不光讲政策,还会跟大家说一说最近发生的好人好事。”老党员依宗每次听到宣讲队要来,早早就开始准备,招呼大家围坐在一起。

  除了马背宣讲队,甘德县还有“巾帼宣讲队”“摩托车宣讲队”“河源理论宣讲队”“青川边界宣讲队”“石榴籽宣讲队”等33个接地气、聚人气、鼓士气的特色宣讲品牌,成功打通了宣传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是的,“和实生物,和谐生美”。大美青海,美在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共存、多元文化共融,更美在青海各族儿女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突出重点、探索实践、攻坚克难,举全省之力持续打造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的“青海样板”,全省所有市州、93.3%的县(市、区)建成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走在全国前列,开创了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树高千尺有根,水流万里有源。青海各族党员、干部、群众心里都装着一个明明白白的道理:“只要民心相通,和睦团结,就能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共同幸福。”

推荐阅读
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召开
陈刚:有力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
青海西宁劳动路小学:构建平安和谐校园
“百企入青”招商签约活动在青海湖畔举行
2024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拟推荐人选公示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许可信息
团结,建设路社区的幸福之源
青海海东:2024青海丝路花儿艺术节举办
24H热点
【祖国好 家乡美】在孩子心中植入绿色种子
感受青海大地的生态人文之美——“习近平新时代中...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党旗辉映新征程 实干笃...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小阵地”里的“大故事”
丝路花儿精彩绽放——2024年青海省丝路花儿艺术节...
2024年青海省高招会如约而至
社区推出服务套餐 居民养老变“享老”
【牢记嘱托 实干笃行】携“新”出海 “青字号”释...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团结,建设路社区的幸福...
风吹麦浪香 小麦丰收忙
热点图片
【祖国好 家乡美】在孩子心中植入绿色种子
【祖国好 家乡美】在...
感受青海大地的生态人文之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青海的实践”主题采访活动见闻
感受青海大地的生态...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党旗辉映新征程 实干笃行在一线】用心服务居民 社区尽显安宁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小阵地”里的“大故事”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
丝路花儿精彩绽放——2024年青海省丝路花儿艺术节开幕式现场见闻
丝路花儿精彩绽放—...
2024年青海省高招会如约而至
2024年青海省高招会...
社区推出服务套餐 居民养老变“享老”
社区推出服务套餐 居...
【牢记嘱托 实干笃行】携“新”出海 “青字号”释放新活力
【牢记嘱托 实干笃行...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小阵地”里的“大故事”

西海都市报
2024-06-28 09:08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小阵地”里的“大故事”

西海都市报
2024-06-28 09:08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小阵地”里的“大故事”

  • 2024-06-28 09:08:35
  • 来源:西海都市报
党员代表参观西宁市城东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展馆。汪虎 摄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民族团结有正气,如同自家亲兄弟。凝心聚力如一家,生活幸福开红花。”“马莲花开哈的一河滩,刺梅花笑破了脸蛋。各民族团结的大家园,共创个美好的明天。”在青海河湟地区,到处传唱着这样的花儿。一首首曲儿,唱出了青海儿女手足相亲的幸福生活,也道出了美好现实中激动人心的巨大变化。

  近年来,青海儿女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聚全省之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新发展,率先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描绘了一幅幅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的生动画卷、谱写了一曲曲共同繁荣发展的时代赞歌。

  这不,盛夏时节,在我省多地一个个或大或小的民族团结宣讲阵地中,精彩故事持续讲解——

  “城东区凭借悠久的民族融合历史,孕育出多彩的文化,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中,碰撞出更加多元的文化类型,包括服饰、饮食、语言等方面,将文化自信不断注入各族群众的精神家园……”日前,在西宁市城东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展馆内,讲解员声情并茂地为党员们讲述着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东区故事”。

  作为西宁市首家以“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展馆,自去年9月底建成开放后,累计吸引省内外235个单位团体1.75万余人次前来参观学习,在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持续释放出独特“品牌”效应。

  “展馆作为城东区乃至西宁市的一张崭新名片,是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窗口,是用‘小阵地’讲好‘大故事’。”城东区委统战部工作人员介绍。

  展馆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以“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为脉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工作发展为背景,以城东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为主要内容,率先在西宁市综合运用照片、多媒体、互动体验等方式建成,设置序厅、时代强音篇、同心之源篇、交融共存篇、和合共生篇、百籽共生篇和后记7个板块,充分展现城东区各族人民在历史发展长河中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生动画卷。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通过观看实物、图文、视频等,深入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的历史文化及风土人情。一件件民族服饰、一幅幅精美画卷、一句句真理名言,无不感染着在场的人,吸引大家驻足欣赏,使大家进一步深刻感受到了党和国家对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高度重视,认识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重大意义。

  另一头,伴随着清脆的铃声,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县下贡麻乡组建的“马背青年宣讲队”出发了。

  这支成立已6年的宣讲队由二十余名党员、干部组成。从医疗养老到党的系列惠民政策、从民族团结到乡村振兴、从移风易俗到乡风文明、从义务教育到控辍保学、从妇女权益维护到家风家教家训……宣讲队总能出色地完成任务。

  骑马进山,劳累摔伤是常有的事,但队员们始终发扬着吃苦耐劳、迎难而上的精神,起到了表率引领作用。“我们骑马、翻山越岭,虽然吃了点苦受了点累,但群众欢迎,也能把政策宣讲好,让大家了解最新的好政策。”队员才增拉毛说。

  “马背上的宣讲队来得太及时了,每次来不光讲政策,还会跟大家说一说最近发生的好人好事。”老党员依宗每次听到宣讲队要来,早早就开始准备,招呼大家围坐在一起。

  除了马背宣讲队,甘德县还有“巾帼宣讲队”“摩托车宣讲队”“河源理论宣讲队”“青川边界宣讲队”“石榴籽宣讲队”等33个接地气、聚人气、鼓士气的特色宣讲品牌,成功打通了宣传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是的,“和实生物,和谐生美”。大美青海,美在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共存、多元文化共融,更美在青海各族儿女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突出重点、探索实践、攻坚克难,举全省之力持续打造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的“青海样板”,全省所有市州、93.3%的县(市、区)建成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走在全国前列,开创了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树高千尺有根,水流万里有源。青海各族党员、干部、群众心里都装着一个明明白白的道理:“只要民心相通,和睦团结,就能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共同幸福。”

作者 周建萍
编辑:李家奕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