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图说青海
【祖国好 家乡美】在孩子心中植入绿色种子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杨红霞 王玉莹
发布时间:2024-06-28 09:08:36
编辑:李家奕
自然课上,学生们在学校观察植物。学校供图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2019年11月,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巴干乡小学校长旦尕作为发言者登上了第六届全国自然教育论坛,讲述他和学生们的生态环保故事。

  当年1月份,巴干乡小学荣获由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认定的“国家生态学校项目绿旗荣誉学校”,成为当年青海省唯一入选的学校。

  2024年6月25日,记者在海拔4040米的巴干乡小学见到了在学校工作了25年的旦尕,回忆起当时的情形,旦尕说:“一开始有点紧张,后来就感觉比较从容了,这都源于和学生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所坚持的实际行动。”

  据旦尕介绍,从2015年开始,学校就开展各种各样的生态环保活动,将传统的生态环保理念和具体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从一件件小事入手,培养学生的生态环保理念。“我们的每位学生都有一个生态环保袋,将自己产生的生活垃圾装进去,学校再进行统一处理。起初,为了鼓励孩子们形成主动意识,学校还成立了一个兑换超市,后来,随着大家主动意识不断增强,兑换超市取消了,因为学生把看到垃圾就捡起来当成了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不需要奖励也会去做。”

  2016年,学校开始编写环保教案,并把环保课列入学校总课程计划。翻开老师的环保教案,从垃圾分类、环保标志,到三江源的故事、环境与健康、植物的能量等内容,老师们用自己的方式为学生讲述一个个环保知识,让学生了解三江源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如今,一面面生动活泼的环保宣传墙装点着学校,教学楼背后则是学校利用废旧木板搭起的垃圾回收屋。教室内,一件件废物利用的手工制品已经融入学生的日常,木板做的粉笔盒、塑料壳子做成的花盆……无一不反映着孩子们的奇思妙想。

  旦尕指着窗台上一盆已冒出绿芽的植物说,学生把这里称为窗台小湿地,他们还懂得给花盆罩上塑料袋,让花种尽快发芽。

  巴干乡小学占地面积112亩(1亩≈0.0667公顷),除了必要的硬化以外,原始草坪全部被留存下来,这些地方也成了学生上自然体验课的地方。“通过搜集整理,学校内有32种草本植物,我们编写成了学生生物体验读本,利用自然课的时间,老师会带着学生到校园里找读本中的植物,让他们观察这些植物的特点。我们还会要求他们写观察日记,观察植物的生长周期,一方面是培养他们的生态理念,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表达能力,让他们更加了解自己的学校和家乡。”

  旦尕从手机里翻出一张水井的照片,时间显示为2020年5月5日。“这是我们学校为了种树,历时一年半才打成功的一口水井,非常不容易。但就是靠着这口水井,我们在学校种活了树。”旦尕告诉记者,在曲麻莱,以前是很少见到树的。为了让校园内增添一份绿意,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学校得到了2000棵云杉和200棵乌柳,专门划分出一片苗圃基地打算种树。有了树苗,打了水井,学校师生开始了“我为校园添一抹绿色”的植树活动。“我们的每棵树都有一名学生认领,负责浇水管护。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利用下午大课间的时间就去照顾自己的树苗,树苗的成活率在90%以上。”旦尕说,经过几年的努力,现在学校成活的树有4000多棵。

  “育人、育林,这是多么有意义的事!”看着树苗一年高过一年,学校的环境越来越好,旦尕的内心充满了自豪。

推荐阅读
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召开
陈刚:有力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
青海西宁劳动路小学:构建平安和谐校园
“百企入青”招商签约活动在青海湖畔举行
2024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拟推荐人选公示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许可信息
团结,建设路社区的幸福之源
青海海东:2024青海丝路花儿艺术节举办
24H热点
【祖国好 家乡美】在孩子心中植入绿色种子
感受青海大地的生态人文之美——“习近平新时代中...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党旗辉映新征程 实干笃...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小阵地”里的“大故事”
丝路花儿精彩绽放——2024年青海省丝路花儿艺术节...
2024年青海省高招会如约而至
社区推出服务套餐 居民养老变“享老”
【牢记嘱托 实干笃行】携“新”出海 “青字号”释...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团结,建设路社区的幸福...
风吹麦浪香 小麦丰收忙
热点图片
【祖国好 家乡美】在孩子心中植入绿色种子
【祖国好 家乡美】在...
感受青海大地的生态人文之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青海的实践”主题采访活动见闻
感受青海大地的生态...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党旗辉映新征程 实干笃行在一线】用心服务居民 社区尽显安宁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小阵地”里的“大故事”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
丝路花儿精彩绽放——2024年青海省丝路花儿艺术节开幕式现场见闻
丝路花儿精彩绽放—...
2024年青海省高招会如约而至
2024年青海省高招会...
社区推出服务套餐 居民养老变“享老”
社区推出服务套餐 居...
【牢记嘱托 实干笃行】携“新”出海 “青字号”释放新活力
【牢记嘱托 实干笃行...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祖国好 家乡美】在孩子心中植入绿色种子

青海日报
2024-06-28 09:08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祖国好 家乡美】在孩子心中植入绿色种子

青海日报
2024-06-28 09:08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祖国好 家乡美】在孩子心中植入绿色种子

  • 2024-06-28 09:08:36
  • 来源:青海日报
自然课上,学生们在学校观察植物。学校供图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2019年11月,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巴干乡小学校长旦尕作为发言者登上了第六届全国自然教育论坛,讲述他和学生们的生态环保故事。

  当年1月份,巴干乡小学荣获由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认定的“国家生态学校项目绿旗荣誉学校”,成为当年青海省唯一入选的学校。

  2024年6月25日,记者在海拔4040米的巴干乡小学见到了在学校工作了25年的旦尕,回忆起当时的情形,旦尕说:“一开始有点紧张,后来就感觉比较从容了,这都源于和学生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所坚持的实际行动。”

  据旦尕介绍,从2015年开始,学校就开展各种各样的生态环保活动,将传统的生态环保理念和具体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从一件件小事入手,培养学生的生态环保理念。“我们的每位学生都有一个生态环保袋,将自己产生的生活垃圾装进去,学校再进行统一处理。起初,为了鼓励孩子们形成主动意识,学校还成立了一个兑换超市,后来,随着大家主动意识不断增强,兑换超市取消了,因为学生把看到垃圾就捡起来当成了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不需要奖励也会去做。”

  2016年,学校开始编写环保教案,并把环保课列入学校总课程计划。翻开老师的环保教案,从垃圾分类、环保标志,到三江源的故事、环境与健康、植物的能量等内容,老师们用自己的方式为学生讲述一个个环保知识,让学生了解三江源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如今,一面面生动活泼的环保宣传墙装点着学校,教学楼背后则是学校利用废旧木板搭起的垃圾回收屋。教室内,一件件废物利用的手工制品已经融入学生的日常,木板做的粉笔盒、塑料壳子做成的花盆……无一不反映着孩子们的奇思妙想。

  旦尕指着窗台上一盆已冒出绿芽的植物说,学生把这里称为窗台小湿地,他们还懂得给花盆罩上塑料袋,让花种尽快发芽。

  巴干乡小学占地面积112亩(1亩≈0.0667公顷),除了必要的硬化以外,原始草坪全部被留存下来,这些地方也成了学生上自然体验课的地方。“通过搜集整理,学校内有32种草本植物,我们编写成了学生生物体验读本,利用自然课的时间,老师会带着学生到校园里找读本中的植物,让他们观察这些植物的特点。我们还会要求他们写观察日记,观察植物的生长周期,一方面是培养他们的生态理念,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表达能力,让他们更加了解自己的学校和家乡。”

  旦尕从手机里翻出一张水井的照片,时间显示为2020年5月5日。“这是我们学校为了种树,历时一年半才打成功的一口水井,非常不容易。但就是靠着这口水井,我们在学校种活了树。”旦尕告诉记者,在曲麻莱,以前是很少见到树的。为了让校园内增添一份绿意,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学校得到了2000棵云杉和200棵乌柳,专门划分出一片苗圃基地打算种树。有了树苗,打了水井,学校师生开始了“我为校园添一抹绿色”的植树活动。“我们的每棵树都有一名学生认领,负责浇水管护。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利用下午大课间的时间就去照顾自己的树苗,树苗的成活率在90%以上。”旦尕说,经过几年的努力,现在学校成活的树有4000多棵。

  “育人、育林,这是多么有意义的事!”看着树苗一年高过一年,学校的环境越来越好,旦尕的内心充满了自豪。

作者 杨红霞 王玉莹
编辑:李家奕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