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本网原创
青海西宁城中区:首个适老型“银龄法官”调解工作室成立
作者:
发布时间:2024-12-02 17:55:28
编辑:崔永焘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记者 崔永焘 报道)12月2日,青海省西宁市城中区南川西路街道香格里拉社区在城中区委政法委、城中区司法局及南川西路街道司法所的指导下,联合城中区人民法院,依托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成立“银龄法官”调解工作室。这是城中区首个专注于适老型司法服务的调解工作室,旨在为老年群体撑起“保护伞”,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微信图片_20241202171448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不断发展,香格里拉社区紧扣老年群体的特殊性,高度重视涉老维权保护工作。此次成立的“银龄法官”调解工作室,由2名具有丰富办案经验和娴熟调解技巧的退休法官担任特邀调解员,协助开展诉前调解工作。这一举措不仅突出了服务者的专业性,也充分满足了老年群体的司法需求。

  “银龄法官”调解工作室以“法睦银龄”为服务机制,通过免费咨询、免费调解等服务,让老年人在司法诉讼中感受到和睦与公正。此外,该工作室还将进入法院的诉讼案件纳入调解前置程序,在当事人有调解意愿时,对案件先行调解。这一创新做法为老年人“有尊严、有价值、高质量”的晚年生活筑牢了司法保障。

  自“银龄法官”调解工作室成立以来,2名退休法官以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通过“拉家常”式的交流,解开群众心结。她们还定期组织社区兼职人民调解员和网格员开展调解技巧培训、以案代训等业务指导活动,有力推动了人民调解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法治化发展。

  城中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金雯表示,扎西法官等退休法官凭借高超的调解技巧、丰富的司法经验和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将司法服务送到老百姓身边,这是对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践行。香格里拉社区积极打造适老型司法服务,有效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将司法触角延伸至基层,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推荐阅读
全省教育大会召开 陈刚吴岩讲话 吴晓军主持
吴晓军拜会国家有关部委和央企
省文艺界深入学习实践习近平文化思想座谈会举行
青海门源:首批菌棒出口韩国
关于征集大美青海客户端新LOGO的公告
关于青海省首届“十佳期刊”推荐结果的公示
青海化隆:黄河流域水生态修复取得新成效
青海湟中:回引大学生赋能乡村振兴
24H热点
青海西宁城中区:“专家查隐患”推进建筑施工领域...
青海天佑德集团成立30周年庆祝活动举行
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以舞台剧展现千年河湟风
【洁净青海 绿色算力】青海格尔木:总投资约250亿...
青海门源:首批菌棒出口韩国
青海省文艺界深入学习实践习近平文化思想座谈会在...
2024年青海省第十四届健美操锦标赛举行
国网青海营销服务中心:提升计量优质服务 保障重点...
青海:省直机关妇女干部开展“非遗里的青海”学习...
青海海东:扎实推进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
热点图片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青海篇章·乡村振兴在青海】“金蛋蛋”点亮乡村振兴之路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青海篇章·祖国好 家乡美】传承非遗手艺!“95”后小伙转行做花馍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
【牢记嘱托 实干笃行】一餐热饭里的民生温度
【牢记嘱托 实干笃行...
青海多部门联合举办健康跑活动
青海多部门联合举办...
青海小伙舞狮出圈 带网友赏青海美景
青海小伙舞狮出圈 带...
12月15日起 青海西宁3条道路设置分时段单行道
12月15日起 青海西宁...
冬季施工“不打烊”——湟源至西海公路项目施工现场见闻
冬季施工“不打烊”...
西宁城市生命线改造背后的“焕新密码”
西宁城市生命线改造...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青海西宁城中区:首个适老型“银龄法官”调解工作室成立

青海新闻网
2024-12-02 17:55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青海西宁城中区:首个适老型“银龄法官”调解工作室成立

青海新闻网
2024-12-02 05:55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青海西宁城中区:首个适老型“银龄法官”调解工作室成立

  • 2024-12-02 05:55:28
  • 来源:青海新闻网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记者 崔永焘 报道)12月2日,青海省西宁市城中区南川西路街道香格里拉社区在城中区委政法委、城中区司法局及南川西路街道司法所的指导下,联合城中区人民法院,依托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成立“银龄法官”调解工作室。这是城中区首个专注于适老型司法服务的调解工作室,旨在为老年群体撑起“保护伞”,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微信图片_20241202171448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不断发展,香格里拉社区紧扣老年群体的特殊性,高度重视涉老维权保护工作。此次成立的“银龄法官”调解工作室,由2名具有丰富办案经验和娴熟调解技巧的退休法官担任特邀调解员,协助开展诉前调解工作。这一举措不仅突出了服务者的专业性,也充分满足了老年群体的司法需求。

  “银龄法官”调解工作室以“法睦银龄”为服务机制,通过免费咨询、免费调解等服务,让老年人在司法诉讼中感受到和睦与公正。此外,该工作室还将进入法院的诉讼案件纳入调解前置程序,在当事人有调解意愿时,对案件先行调解。这一创新做法为老年人“有尊严、有价值、高质量”的晚年生活筑牢了司法保障。

  自“银龄法官”调解工作室成立以来,2名退休法官以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通过“拉家常”式的交流,解开群众心结。她们还定期组织社区兼职人民调解员和网格员开展调解技巧培训、以案代训等业务指导活动,有力推动了人民调解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法治化发展。

  城中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金雯表示,扎西法官等退休法官凭借高超的调解技巧、丰富的司法经验和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将司法服务送到老百姓身边,这是对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践行。香格里拉社区积极打造适老型司法服务,有效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将司法触角延伸至基层,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编辑:崔永焘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