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图说青海
【牢记嘱托 实干笃行·积石山地震一年来】
黄河边的新家园——民和县中川乡金田草滩新村见闻
作者:吴予琴
发布时间:2024-12-19 11:17:09
编辑:孔令磊

金田草滩新村牌坊。摄影:吴予琴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黄河不远处,一个崭新的村落——金田草滩新村拔地而起。这里是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中川乡金田村和草滩村的震后搬迁新村。金田村、草滩村位于黄河上游北岸,滔滔黄河水在此将青海和甘肃分开。积石山6.2级地震发生后,青海震区部分乡镇受灾严重。

  距离积石山6.2级地震已经过去一年时间。历经一年鏖战,曙光终破阴霾,黄河之滨,一座寄托万千希望的新村拔地而起。12月16日至17日,西海全媒体记者循迹回访,见证灾后村落的新生。

新村道路规整。摄影:吴予琴

  袅袅炊烟 暖了新家

  12月16日,记者驱车前往金田草滩新村,村口崭新的牌坊迎接着朝阳,红色大字熠熠生辉。村内,硬化小道串起一户户庭院,路旁的小平房错落有致,树枝上还挂着大红灯笼,村里处处都是喜庆的景象。

杨忠才和妻子在新家里看电视。摄影:吴予琴

  记者走进村民杨忠才家里,敞亮的封闭阳台洒满阳光,墙面洁白、地砖锃亮,家具摆放规整。客厅里,一台大彩电摆放在电视柜上,背景墙是一幅旭日东升图,餐桌上摆放着新鲜的水果。11月18日,75岁的杨忠才和妻子李进鲜告别住了近一年的安置板房,搬进新家。

  “你看,我们的新家120平方米,三室一厅一厨一卫,享受到了16.5万元的补助资金。地震的时候,原先的房屋被淹没了,政府额外给我们配套了热水器、洗脸盆、马桶、净水机等生活设施。下午阳光能照进阳台,可暖和了。”拿着金田新村农户政策明白卡,杨忠才详细介绍着新家的基本情况。

  如今,一个月过去了,小到锅碗瓢盆,大到冰箱、空调、洗衣机,看着新家从空空荡荡到一点点被填满,变得越来越规整,老两口满心欢喜。闲聊时,电视新闻刚好播到甘肃省大河家镇的受灾居民搬进新家的新闻,杨忠才目光专注,感慨万千:“灾难发生后,大家难过心痛,但各方救援力量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灾区救助。新家有了,新的生活也将继续,我们会心存感激,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和杨忠才差不多时间搬进新家的还有住在门牌号为A-01的张青霞一家,5口人住在120平方米的新房内。按照补贴标准,选择120平方米院落的村民需要补缴7万元,但张青霞一家分文未掏。之所以能免费入住这套大房子,源自一家人的一个举动。

  “当时,救援需要开出新路,避开泥流淹没区,一些没有受损的房屋需要被拆掉,我家正好在救援路线上。”张青霞说。听到救援队的解释后,一家人一致同意拆掉未受损的家,给生命让路。金田草滩村地震灾害避让搬迁安置项目的新房建好后,当地为一家人免费提供了120平方米的新房。

  张青霞将院内的土地分成四块小方格,打算过完年后种上花和蔬菜。她说,春暖花开后,新家一定会更漂亮,日子也会越来越好。

村民们在小广场锻炼。摄影:吴予琴

  幸福饭馆 百人同食

  如果问起金田草滩新村里最温馨的地方在哪儿,村口的幸福饭馆每日中午上演的“百人宴”算一个。

  今年,中华慈善总会为积石山6.2级地震捐赠专项资金。在项目支持下,民和县民政部门会同中川乡政府,因地制宜建成了使用面积625平方米的集幸福食堂、老年活动中心、儿童之家、四点半学堂于一体的金田新村综合性活动中心。同时,在中华慈善总会、青海省慈善总会79万元捐资支持下,购置了厨房设备、餐厅桌椅、乐器、户外娱乐设施、健身器材等设备,以满足金田草滩搬迁新村老年人文化娱乐、社会参与、助餐等多项需求。

  12月17日11时许,饭馆后厨工作人员准备着当日的午餐——汤面片。面是幸福饭馆负责人祁秀梅16日下午用压面机压好的,口感筋道。祁秀梅说,他们一家都是土生土长的金田村人,以前在官亭镇开饭馆。这次新村建成,她也捡起了老本行,承包了幸福饭馆。工作日期间,饭馆为年满60周岁以上的老人提供一次午餐助餐服务,保障每一位老人吃上可口的饭菜。

  临近午饭时间,老人们陆续从新家走出来,穿过村子新建的感恩广场来到幸福饭馆。倒上一杯热茶,62岁的祁进伟和同桌的人拉着家常,等着热面片上桌。他说,饭馆每日午餐都不重样,有羊肉粉汤、拉面、盖浇饭等,味道很好,暖了胃,更暖了心,大家从心底里感恩党和政府的好政策。

  紧邻饭馆的是儿童之家与四点半学堂。儿童刊物、益智玩具琳琅满目,功能区规划精巧。这里不仅是孩童课余嬉戏的乐园,更是基层关爱保护儿童的坚实堡垒,呵护幼苗茁壮成长。

孩子在儿童之家玩耍。摄影:吴予琴

  希望续航 筑梦新程

  12月17日,距离2025年蛇年春节还有42天。这段时间,还未搬进新家的村民正加班加点装修,大家期盼能赶在过年前住进新家,开始新生活。

  新村的党群服务中心内,两块“中川乡金田村搬迁返迁工作进展示意图”摆放在墙边。示意图上,村民选房情况、装修情况、入住情况等一目了然。金田村村委会主任王正才介绍,金田村、草滩村搬迁安置项目总投资9019万元,规划用地15.6公顷。其中,项目一期安置金田村、草滩村受灾群众186户842人,二期安置13个村地质灾害避险搬迁群众90户441人。

  民和县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科学选址、集约用地、分类施策,严把质量监管和施工安全关,按照“政府补贴+群众自筹+自愿选房+公平分房”的原则,规划建设了80平方米、120平方米和160平方米三种户型的住房。

  今年,中川乡坚持灾后重建和产业发展两手抓,新村的产业项目建设在统筹推进。据了解,中川乡紧密结合乡村振兴、和美乡村建设,全力推动富民产业发展,加大产业扶持项目建设力度,积极谋划搬迁群众增收致富路子,一手抓群众回迁入住,一手抓产业项目谋划,为实现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增收致富打牢产业基础,全力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后半篇”文章。目前,投资450万元实施的中川乡草滩村养殖建设项目已竣工,正在申请县级验收。2025年计划实施金田草滩村灾后重建村集体养殖产业建设项目,投资预算为523万元。

  新村里,不少已入住的村民在新家门口贴上了表达感恩内容的对联。傍晚,夕阳照向村内的感恩广场,房屋装修的声音依旧不时响起。新屋内,灯火渐次亮起,厨房飘出饭菜香……在一方方新土地上,村民们编织着美满家园梦,开启震后生活新篇章。

推荐阅读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陈刚主持
省政府党组(扩大)会议召开 吴晓军主持并讲话
司法护航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安全
青海法院:努力办好“小案”和“实事”
哲学社会科学领域"青海学者"拟推荐初选人选名单
关于征集大美青海客户端新LOGO的公告
西宁市大通县公安接连救助野生动物
海东:筑牢“大防区” 绘制新枫景
24H热点
西宁:今天,让我们奔赴这场冰雪盛宴
护林员:冬日里的最美坚守
【新时代新征程 新伟业·聚焦海东公安多所连片大防...
车进小区 “位”在何方——关注小区停车难系列报道...
【牢记嘱托 实干笃行·积石山地震一年来】黄河边的...
构建新型清洁能源体系 培育绿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乡村振兴在青海】生态赋能,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牢记嘱托 实干笃行·积石山地震一年来】板房寄情...
【牢记嘱托 实干笃行·积石山地震一年来】众志成城...
【牢记嘱托 实干笃行·积石山地震一年来】党群同心...
热点图片
西宁:今天,让我们奔赴这场冰雪盛宴
西宁:今天,让我们...
护林员:冬日里的最美坚守
护林员:冬日里的最...
【新时代新征程 新伟业·聚焦海东公安多所连片大防区警务改革】筑牢“大防区” 绘制新枫景 一县(区)一品牌 “矛调室”共筑平安
【新时代新征程 新伟...
车进小区 “位”在何方——关注小区停车难系列报道之五
车进小区 “位”在何...
【牢记嘱托 实干笃行·积石山地震一年来】黄河边的新家园——民和县中川乡金田草滩新村见闻
【牢记嘱托 实干笃行...
构建新型清洁能源体系 培育绿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青海省清洁能源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成立
构建新型清洁能源体...
【乡村振兴在青海】生态赋能,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乡村振兴在青海】...
【牢记嘱托 实干笃行·积石山地震一年来】板房寄情暖寒冬 新居圆梦启新程
【牢记嘱托 实干笃行...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牢记嘱托 实干笃行·积石山地震一年来】
黄河边的新家园——民和县中川乡金田草滩新村见闻

西海都市报
2024-12-19 11:17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牢记嘱托 实干笃行·积石山地震一年来】
黄河边的新家园——民和县中川乡金田草滩新村见闻

西海都市报
2024-12-19 11:17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牢记嘱托 实干笃行·积石山地震一年来】
黄河边的新家园——民和县中川乡金田草滩新村见闻

  • 2024-12-19 11:17:09
  • 来源:西海都市报

金田草滩新村牌坊。摄影:吴予琴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黄河不远处,一个崭新的村落——金田草滩新村拔地而起。这里是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中川乡金田村和草滩村的震后搬迁新村。金田村、草滩村位于黄河上游北岸,滔滔黄河水在此将青海和甘肃分开。积石山6.2级地震发生后,青海震区部分乡镇受灾严重。

  距离积石山6.2级地震已经过去一年时间。历经一年鏖战,曙光终破阴霾,黄河之滨,一座寄托万千希望的新村拔地而起。12月16日至17日,西海全媒体记者循迹回访,见证灾后村落的新生。

新村道路规整。摄影:吴予琴

  袅袅炊烟 暖了新家

  12月16日,记者驱车前往金田草滩新村,村口崭新的牌坊迎接着朝阳,红色大字熠熠生辉。村内,硬化小道串起一户户庭院,路旁的小平房错落有致,树枝上还挂着大红灯笼,村里处处都是喜庆的景象。

杨忠才和妻子在新家里看电视。摄影:吴予琴

  记者走进村民杨忠才家里,敞亮的封闭阳台洒满阳光,墙面洁白、地砖锃亮,家具摆放规整。客厅里,一台大彩电摆放在电视柜上,背景墙是一幅旭日东升图,餐桌上摆放着新鲜的水果。11月18日,75岁的杨忠才和妻子李进鲜告别住了近一年的安置板房,搬进新家。

  “你看,我们的新家120平方米,三室一厅一厨一卫,享受到了16.5万元的补助资金。地震的时候,原先的房屋被淹没了,政府额外给我们配套了热水器、洗脸盆、马桶、净水机等生活设施。下午阳光能照进阳台,可暖和了。”拿着金田新村农户政策明白卡,杨忠才详细介绍着新家的基本情况。

  如今,一个月过去了,小到锅碗瓢盆,大到冰箱、空调、洗衣机,看着新家从空空荡荡到一点点被填满,变得越来越规整,老两口满心欢喜。闲聊时,电视新闻刚好播到甘肃省大河家镇的受灾居民搬进新家的新闻,杨忠才目光专注,感慨万千:“灾难发生后,大家难过心痛,但各方救援力量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灾区救助。新家有了,新的生活也将继续,我们会心存感激,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和杨忠才差不多时间搬进新家的还有住在门牌号为A-01的张青霞一家,5口人住在120平方米的新房内。按照补贴标准,选择120平方米院落的村民需要补缴7万元,但张青霞一家分文未掏。之所以能免费入住这套大房子,源自一家人的一个举动。

  “当时,救援需要开出新路,避开泥流淹没区,一些没有受损的房屋需要被拆掉,我家正好在救援路线上。”张青霞说。听到救援队的解释后,一家人一致同意拆掉未受损的家,给生命让路。金田草滩村地震灾害避让搬迁安置项目的新房建好后,当地为一家人免费提供了120平方米的新房。

  张青霞将院内的土地分成四块小方格,打算过完年后种上花和蔬菜。她说,春暖花开后,新家一定会更漂亮,日子也会越来越好。

村民们在小广场锻炼。摄影:吴予琴

  幸福饭馆 百人同食

  如果问起金田草滩新村里最温馨的地方在哪儿,村口的幸福饭馆每日中午上演的“百人宴”算一个。

  今年,中华慈善总会为积石山6.2级地震捐赠专项资金。在项目支持下,民和县民政部门会同中川乡政府,因地制宜建成了使用面积625平方米的集幸福食堂、老年活动中心、儿童之家、四点半学堂于一体的金田新村综合性活动中心。同时,在中华慈善总会、青海省慈善总会79万元捐资支持下,购置了厨房设备、餐厅桌椅、乐器、户外娱乐设施、健身器材等设备,以满足金田草滩搬迁新村老年人文化娱乐、社会参与、助餐等多项需求。

  12月17日11时许,饭馆后厨工作人员准备着当日的午餐——汤面片。面是幸福饭馆负责人祁秀梅16日下午用压面机压好的,口感筋道。祁秀梅说,他们一家都是土生土长的金田村人,以前在官亭镇开饭馆。这次新村建成,她也捡起了老本行,承包了幸福饭馆。工作日期间,饭馆为年满60周岁以上的老人提供一次午餐助餐服务,保障每一位老人吃上可口的饭菜。

  临近午饭时间,老人们陆续从新家走出来,穿过村子新建的感恩广场来到幸福饭馆。倒上一杯热茶,62岁的祁进伟和同桌的人拉着家常,等着热面片上桌。他说,饭馆每日午餐都不重样,有羊肉粉汤、拉面、盖浇饭等,味道很好,暖了胃,更暖了心,大家从心底里感恩党和政府的好政策。

  紧邻饭馆的是儿童之家与四点半学堂。儿童刊物、益智玩具琳琅满目,功能区规划精巧。这里不仅是孩童课余嬉戏的乐园,更是基层关爱保护儿童的坚实堡垒,呵护幼苗茁壮成长。

孩子在儿童之家玩耍。摄影:吴予琴

  希望续航 筑梦新程

  12月17日,距离2025年蛇年春节还有42天。这段时间,还未搬进新家的村民正加班加点装修,大家期盼能赶在过年前住进新家,开始新生活。

  新村的党群服务中心内,两块“中川乡金田村搬迁返迁工作进展示意图”摆放在墙边。示意图上,村民选房情况、装修情况、入住情况等一目了然。金田村村委会主任王正才介绍,金田村、草滩村搬迁安置项目总投资9019万元,规划用地15.6公顷。其中,项目一期安置金田村、草滩村受灾群众186户842人,二期安置13个村地质灾害避险搬迁群众90户441人。

  民和县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科学选址、集约用地、分类施策,严把质量监管和施工安全关,按照“政府补贴+群众自筹+自愿选房+公平分房”的原则,规划建设了80平方米、120平方米和160平方米三种户型的住房。

  今年,中川乡坚持灾后重建和产业发展两手抓,新村的产业项目建设在统筹推进。据了解,中川乡紧密结合乡村振兴、和美乡村建设,全力推动富民产业发展,加大产业扶持项目建设力度,积极谋划搬迁群众增收致富路子,一手抓群众回迁入住,一手抓产业项目谋划,为实现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增收致富打牢产业基础,全力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后半篇”文章。目前,投资450万元实施的中川乡草滩村养殖建设项目已竣工,正在申请县级验收。2025年计划实施金田草滩村灾后重建村集体养殖产业建设项目,投资预算为523万元。

  新村里,不少已入住的村民在新家门口贴上了表达感恩内容的对联。傍晚,夕阳照向村内的感恩广场,房屋装修的声音依旧不时响起。新屋内,灯火渐次亮起,厨房飘出饭菜香……在一方方新土地上,村民们编织着美满家园梦,开启震后生活新篇章。

作者 吴予琴
编辑:孔令磊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