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图说青海
【新春走基层·温暖进万家】一份约定,让“守护”来敲门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张慧慧
发布时间:2025-02-06 10:45:00
编辑:鲁东
QQ图片20250206061207虎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为群众提供医疗指导。张慧慧 摄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王叔,体检报告出来了,糖化血红蛋白有点高,最近要注意控制血糖啊……”2月5日,刘娜娜带着新鲜出炉的体检报告,来到居民王永魁家中,量血压、测血糖并进行用药指导。

  “以前也担心这种服务可能只是走走过场,但是,几年下来,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家庭医生’的贴心守护。看见他们,心里就踏实了很多。”王永魁说。

  建立健康档案、预约就诊、转诊服务、重点对辖区常住人口中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提供健康教育……作为西宁市城西区虎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三团队队长,刘娜娜对“家庭医生”的职责熟稔于心。

  2017年,西宁市印发《西宁市加快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方案》,明确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家庭医生签约的目标,并以此促进基层首诊、分级诊疗,为群众提供综合、连续、协同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8年过去,西宁市常住居民家庭医生签约率达69.59%,基层医疗机构诊疗人次较2017年提升4.14%,实现“签约+履约”双提升。

  数据的背后是多年的不懈努力。

  “家庭医生签约,签的并不仅仅是一张纸,而是医疗卫生改革最终要惠及群众的决心。”虎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毛卫平坚定地说。

  对于居民不熟悉“家庭医生”概念,医护人员专业技术力量有待提升等难题,毛卫平认为,要从居民健康需求出发,把服务做实做精,以更细致的触角给予群众更便利的体验。

  建立“家庭医生+网格员”组队服务模式,制定并张贴“家庭医生公示牌”,充分发挥辖区省市优质卫生资源,常态化邀请专家坐诊,推出“午间门诊”,增加“延时服务”,为居民提供“公示有药机构、代购送药上门、预约上级开药”等服务……中心会议室内,一面面写给家庭医生团队的锦旗叠放在一起,见证着群众的认可。

  如今,全市共有821支家庭医生团队,融入1083个基层治理网格,贴心守护居民健康,让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最后一公里”成为提升群众健康获得感“最先一公里”。

  春节前夕,城中区总寨镇中心卫生院医生茹晓青等人在开展入村坐诊的同时,也将八段锦的一招一式“送”至居民身边,这也正是西宁市家庭医生“七进四送”服务中的一环。

  城中区总寨镇下野牛沟村村民杜生福已进入耄耋之年,一到冬日,慢阻肺病带来的不适感更趋明显。茹晓青叮嘱用药情况时,乡村医生邓喜花在一旁认真记录。

  得益于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和助理全科医生培训,邓喜花在乡村医生这条路上走得愈加扎实。

  “能够成为家庭医生团队中的一员,也让我能够有更多机会学习,提升自我能力,病历书写更加规范,诊断过程更加细致。”说起变化,邓喜花嘴角上扬。

  今年,为了激励辖区居民主动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高健康管理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总寨镇中心卫生院还开始探索“积分制”管理。

  “我们将积分兑换和健康管理密切结合起来,进一步促进居民对健康知识的了解,让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管理落得更实。”总寨镇中心卫生院副院长李克萍介绍。

  当家庭医生成为“健康西宁”的名片,当“西宁经验”在全国推广,如何实现“从有到优”?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在个性化服务上“下功夫”成为了大家的共识。

  院内种植的中药、墙壁上的中藏医科普、院内较为浓郁的药香……湟中区鲁沙尔镇大源卫生院覆盖周边13个村,中藏医服务在各村“小有名气”。

  能秀、道斗等与针刺、艾灸等相结合,医生白智鑫、魏莲等人为前来就诊的患者提供定制化的中藏医结合治疗,操作尽显专业。

  “中藏医服务本就是我们的特色。在推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方面,我们一直也在思考怎么做才能更具特色,更加系统。”大源卫生院院长谢生寿若有所思,我们希望在个性化服务方面发挥中藏医药简、便、廉、效特色优势,加强适宜技术推广,把中藏医服务做得更好。

  截至目前,全市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能够规范开展6类10项以上的中藏医适宜技术,80%以上的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家庭医生能够规范开展4类6项以上的中藏医适宜技术。中藏医已由传承转向健康服务,日渐显现出其独到之处。

  谈及接下来的打算,毛卫平着重提到在原有中医馆的基础上,开设中医工作室,嵌入中医服务,满足居民更多的需求。同时,加强盆底康复治疗、骨质疏松等个性化服务包,提供精细化健康指导。

  “每一份约定背后是群众对健康的需求,都值得我们用最大的善意与诚意去赴约。”毛卫平所言,也是西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推广中的成功之处,全力以赴,全心守护。

推荐阅读
吴晓军在西宁市部分企业调研
罗东川:用心做好服务保障 确保人民欢度佳节
`2025“第一缕阳光”全球同拍中国年在青海启动
青海省30名药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受聘上岗
青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2024年度省委常委班子民主生活会征求意见公告
从“懒”到“拼”,开启幸福新活法
西宁新春房博会释放更多利好政策
24H热点
春节假期,西宁消费市场火热开局
蛇年新春消费旺 青海市场活力足
坚定信心开好局 实干争先起好步——记者节后上班第...
【乡村振兴在青海】从“懒”到“拼”,开启幸福新活法
【新春走基层·见证新动能】羊曲迎新春 绿电充“满格”
【新春走基层·致敬奋斗者】护好火车“眼” 当好“...
【新春走基层·温暖进万家】一份约定,让“守护”来...
冰雪旅游,让“冷资源”变身“热经济”
【人勤春早 实干争先】人勤春来早 奋斗正当时
【祖国好 家乡美】青春逐梦久治 “新声”点亮未来
热点图片
春节假期,西宁消费市场火热开局
春节假期,西宁消费...
蛇年新春消费旺 青海市场活力足
蛇年新春消费旺 青海...
坚定信心开好局 实干争先起好步——记者节后上班第一天探访各地服务窗口见闻
坚定信心开好局 实干...
【乡村振兴在青海】从“懒”到“拼”,开启幸福新活法
【乡村振兴在青海】...
【新春走基层·见证新动能】羊曲迎新春 绿电充“满格”
【新春走基层·见证新...
【新春走基层·致敬奋斗者】护好火车“眼” 当好“老”工长
【新春走基层·致敬奋...
【新春走基层·温暖进万家】一份约定,让“守护”来敲门
【新春走基层·温暖进...
冰雪旅游,让“冷资源”变身“热经济”
冰雪旅游,让“冷资...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新春走基层·温暖进万家】一份约定,让“守护”来敲门

青海日报
2025-02-06 10:45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新春走基层·温暖进万家】一份约定,让“守护”来敲门

青海日报
2025-02-06 10:45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新春走基层·温暖进万家】一份约定,让“守护”来敲门

  • 2025-02-06 10:45:00
  • 来源:青海日报
QQ图片20250206061207虎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为群众提供医疗指导。张慧慧 摄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王叔,体检报告出来了,糖化血红蛋白有点高,最近要注意控制血糖啊……”2月5日,刘娜娜带着新鲜出炉的体检报告,来到居民王永魁家中,量血压、测血糖并进行用药指导。

  “以前也担心这种服务可能只是走走过场,但是,几年下来,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家庭医生’的贴心守护。看见他们,心里就踏实了很多。”王永魁说。

  建立健康档案、预约就诊、转诊服务、重点对辖区常住人口中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提供健康教育……作为西宁市城西区虎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三团队队长,刘娜娜对“家庭医生”的职责熟稔于心。

  2017年,西宁市印发《西宁市加快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方案》,明确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家庭医生签约的目标,并以此促进基层首诊、分级诊疗,为群众提供综合、连续、协同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8年过去,西宁市常住居民家庭医生签约率达69.59%,基层医疗机构诊疗人次较2017年提升4.14%,实现“签约+履约”双提升。

  数据的背后是多年的不懈努力。

  “家庭医生签约,签的并不仅仅是一张纸,而是医疗卫生改革最终要惠及群众的决心。”虎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毛卫平坚定地说。

  对于居民不熟悉“家庭医生”概念,医护人员专业技术力量有待提升等难题,毛卫平认为,要从居民健康需求出发,把服务做实做精,以更细致的触角给予群众更便利的体验。

  建立“家庭医生+网格员”组队服务模式,制定并张贴“家庭医生公示牌”,充分发挥辖区省市优质卫生资源,常态化邀请专家坐诊,推出“午间门诊”,增加“延时服务”,为居民提供“公示有药机构、代购送药上门、预约上级开药”等服务……中心会议室内,一面面写给家庭医生团队的锦旗叠放在一起,见证着群众的认可。

  如今,全市共有821支家庭医生团队,融入1083个基层治理网格,贴心守护居民健康,让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最后一公里”成为提升群众健康获得感“最先一公里”。

  春节前夕,城中区总寨镇中心卫生院医生茹晓青等人在开展入村坐诊的同时,也将八段锦的一招一式“送”至居民身边,这也正是西宁市家庭医生“七进四送”服务中的一环。

  城中区总寨镇下野牛沟村村民杜生福已进入耄耋之年,一到冬日,慢阻肺病带来的不适感更趋明显。茹晓青叮嘱用药情况时,乡村医生邓喜花在一旁认真记录。

  得益于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和助理全科医生培训,邓喜花在乡村医生这条路上走得愈加扎实。

  “能够成为家庭医生团队中的一员,也让我能够有更多机会学习,提升自我能力,病历书写更加规范,诊断过程更加细致。”说起变化,邓喜花嘴角上扬。

  今年,为了激励辖区居民主动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高健康管理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总寨镇中心卫生院还开始探索“积分制”管理。

  “我们将积分兑换和健康管理密切结合起来,进一步促进居民对健康知识的了解,让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管理落得更实。”总寨镇中心卫生院副院长李克萍介绍。

  当家庭医生成为“健康西宁”的名片,当“西宁经验”在全国推广,如何实现“从有到优”?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在个性化服务上“下功夫”成为了大家的共识。

  院内种植的中药、墙壁上的中藏医科普、院内较为浓郁的药香……湟中区鲁沙尔镇大源卫生院覆盖周边13个村,中藏医服务在各村“小有名气”。

  能秀、道斗等与针刺、艾灸等相结合,医生白智鑫、魏莲等人为前来就诊的患者提供定制化的中藏医结合治疗,操作尽显专业。

  “中藏医服务本就是我们的特色。在推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方面,我们一直也在思考怎么做才能更具特色,更加系统。”大源卫生院院长谢生寿若有所思,我们希望在个性化服务方面发挥中藏医药简、便、廉、效特色优势,加强适宜技术推广,把中藏医服务做得更好。

  截至目前,全市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能够规范开展6类10项以上的中藏医适宜技术,80%以上的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家庭医生能够规范开展4类6项以上的中藏医适宜技术。中藏医已由传承转向健康服务,日渐显现出其独到之处。

  谈及接下来的打算,毛卫平着重提到在原有中医馆的基础上,开设中医工作室,嵌入中医服务,满足居民更多的需求。同时,加强盆底康复治疗、骨质疏松等个性化服务包,提供精细化健康指导。

  “每一份约定背后是群众对健康的需求,都值得我们用最大的善意与诚意去赴约。”毛卫平所言,也是西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推广中的成功之处,全力以赴,全心守护。

作者 张慧慧
编辑:鲁东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