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图说青海
【两会特刊·今日关注】小村庄的“十有”幸福清单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丁玉梅
发布时间:2025-03-10 10:13:21
编辑:赵婕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针尖在绸缎上跳跃,不一会儿彩色丝线便勾勒出一朵红艳艳的牡丹花。3月7日10时,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八宝镇黄藏寺村的多功能室,已坐了七八位妇女,村妇联主任马红梅手指翻飞,绣架上的花开富贵图渐显雏形。

5691af13-1662-4b6d-b0a6-c6cfed5db7c4.tif

黄藏寺村的孩子们在多功能室画画。记者 丁玉梅 摄

  “以前闲时大家聚在一起,只能嗑瓜子拉家常,现在坐一起交流绣法,大家的绣功进步了,不少绣品还能拿到县城去卖呢!”马红梅抬头笑了笑,又俯身穿针引线。这座由村办公室改造的多功能室,正是祁连县“十有”工程民生清单上的点睛之笔。

  近年来,祁连县将村(社区)作为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凝心聚力实施村(社区)“十有”工程,通过改造一批、提升一批、新建一批三种模式,推动村级组织场所“全域建造”服务质效全面升级,实现“小阵地”服务“大民生”。

  2024年7月,黄藏寺村被列入祁连县“十有”工程示范村。一张涵盖养老、文化、体育、治理等十类民生项目的清单,让这个曾因年轻人外出务工而沉寂的村庄重焕生机。

  在村委会小楼的幸福食堂里,62岁的毛顺忠正夹起一筷子清炒时蔬,窗明几净的餐厅内,一顿饭只需2元钱。“政府补一点,村里贴一点,我们这些老骨头也凑个热闹!”毛顺忠笑着说,为了方便他们就餐,村里还给他们办了饭卡,每次来吃饭刷卡就行,十分便利。

  这时候,村民拜占元钻进农家书屋,直奔《土鸡生态养殖技术》书架。这个20多平方米的空间曾是闲置空屋,如今摆着4200多册图书,村里的驻村工作队员黄令清,吃完早饭的第一件事,便是打开村图书室的门。

  “图书室里我们还安装了一套自习桌,寒暑假这里十分受孩子们的喜爱。”黄令清有空闲了还会辅导孩子们的作业,每当这个时候,不大的图书室显得格外热闹。

  吃过午饭,毛顺忠和其他老人在村委会前的广场上锻炼起身体。“以前出来只能散散步,现在广场上有锻炼器材,和大家伙锻炼身体挺好的!”毛顺忠摆动手臂练得十分起劲,“十有”工程还整修了篮球场,村里的孩子假期也能打篮球,村里举办篮球赛也有了场地。

  篮球场一侧,“庄员议事厅”内,村里的妇女们聚在一起,商量着丰富妇女活动的内容。有人觉得举办运动会好,有人觉得办厨艺等技能大赛好……最终妇女们决定举办跳绳等趣味运动会。

  “自从有了‘庄员议事厅’,村民们沟通的渠道越来越畅通了。上次我们和邻村发生草场纠纷,两个村的代表坐在议事厅商议,事情很快得到了解决。”村党支部书记马占霞说:“矛盾摊在阳光下,气顺了,人心就齐了。”

  从幸福食堂的烟火气,到农家书屋的笔墨香,从篮球场的汗水到议事厅的掌声,黄藏寺村的“十有”清单上,还有妇女之家和文体活动室、“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幸福食堂、积分超市、综治中心等,如今的黄藏寺村正以一张张“小而美”的民生清单,书写着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幸福答卷。

推荐阅读
青海代表团继续审议“两高”工作报告
青海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
`2025“第一缕阳光”全球同拍中国年在青海启动
青海省30名药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受聘上岗
青海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推荐人选名单公示
2024年青海省出版系列高级职称任职资格人员公示
洛哇村,日子越过越“得劲儿”
希望的种子,在“第二个家”盎然生长
24H热点
【两会特刊·青报观察】“千万工程”绘就乡村振...
【两会特刊·青报观察】实干有“力度” 民生有“温...
【两会特刊·今日关注】绿色绽沃野 农牧谱新篇
【两会特刊·今日关注】合作社发展迎来又一个春天
【两会特刊·党报联动】法治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
【全国两会特刊】飨在青海 香江共融青海一“面”悦...
一号文件奏响上鲁尔加乡村振兴乐章
体育课天天见 小身板日日练
青海省西宁市城东区“半边天集市”激发女性创业热情
【两会特别报道】发展向前 民生向暖
热点图片
【两会特刊·青报观察】“千万工程”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系列述评之七
【两会特刊·青报观察...
【两会特刊·青报观察】实干有“力度” 民生有“温度”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系列述评之六
【两会特刊·青报观察...
【两会特刊·今日关注】绿色绽沃野 农牧谱新篇
【两会特刊·今日关注...
【两会特刊·今日关注】合作社发展迎来又一个春天
【两会特刊·今日关注...
【两会特刊·党报联动】法治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两会特刊·党报联动...
【全国两会特刊】飨在青海 香江共融青海一“面”悦港心 千年技艺的现代表达
【全国两会特刊】飨...
一号文件奏响上鲁尔加乡村振兴乐章
一号文件奏响上鲁尔...
体育课天天见 小身板日日练
体育课天天见 小身板...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两会特刊·今日关注】小村庄的“十有”幸福清单

青海日报
2025-03-10 10:13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两会特刊·今日关注】小村庄的“十有”幸福清单

青海日报
2025-03-10 10:13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两会特刊·今日关注】小村庄的“十有”幸福清单

  • 2025-03-10 10:13:21
  • 来源:青海日报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针尖在绸缎上跳跃,不一会儿彩色丝线便勾勒出一朵红艳艳的牡丹花。3月7日10时,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八宝镇黄藏寺村的多功能室,已坐了七八位妇女,村妇联主任马红梅手指翻飞,绣架上的花开富贵图渐显雏形。

5691af13-1662-4b6d-b0a6-c6cfed5db7c4.tif

黄藏寺村的孩子们在多功能室画画。记者 丁玉梅 摄

  “以前闲时大家聚在一起,只能嗑瓜子拉家常,现在坐一起交流绣法,大家的绣功进步了,不少绣品还能拿到县城去卖呢!”马红梅抬头笑了笑,又俯身穿针引线。这座由村办公室改造的多功能室,正是祁连县“十有”工程民生清单上的点睛之笔。

  近年来,祁连县将村(社区)作为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凝心聚力实施村(社区)“十有”工程,通过改造一批、提升一批、新建一批三种模式,推动村级组织场所“全域建造”服务质效全面升级,实现“小阵地”服务“大民生”。

  2024年7月,黄藏寺村被列入祁连县“十有”工程示范村。一张涵盖养老、文化、体育、治理等十类民生项目的清单,让这个曾因年轻人外出务工而沉寂的村庄重焕生机。

  在村委会小楼的幸福食堂里,62岁的毛顺忠正夹起一筷子清炒时蔬,窗明几净的餐厅内,一顿饭只需2元钱。“政府补一点,村里贴一点,我们这些老骨头也凑个热闹!”毛顺忠笑着说,为了方便他们就餐,村里还给他们办了饭卡,每次来吃饭刷卡就行,十分便利。

  这时候,村民拜占元钻进农家书屋,直奔《土鸡生态养殖技术》书架。这个20多平方米的空间曾是闲置空屋,如今摆着4200多册图书,村里的驻村工作队员黄令清,吃完早饭的第一件事,便是打开村图书室的门。

  “图书室里我们还安装了一套自习桌,寒暑假这里十分受孩子们的喜爱。”黄令清有空闲了还会辅导孩子们的作业,每当这个时候,不大的图书室显得格外热闹。

  吃过午饭,毛顺忠和其他老人在村委会前的广场上锻炼起身体。“以前出来只能散散步,现在广场上有锻炼器材,和大家伙锻炼身体挺好的!”毛顺忠摆动手臂练得十分起劲,“十有”工程还整修了篮球场,村里的孩子假期也能打篮球,村里举办篮球赛也有了场地。

  篮球场一侧,“庄员议事厅”内,村里的妇女们聚在一起,商量着丰富妇女活动的内容。有人觉得举办运动会好,有人觉得办厨艺等技能大赛好……最终妇女们决定举办跳绳等趣味运动会。

  “自从有了‘庄员议事厅’,村民们沟通的渠道越来越畅通了。上次我们和邻村发生草场纠纷,两个村的代表坐在议事厅商议,事情很快得到了解决。”村党支部书记马占霞说:“矛盾摊在阳光下,气顺了,人心就齐了。”

  从幸福食堂的烟火气,到农家书屋的笔墨香,从篮球场的汗水到议事厅的掌声,黄藏寺村的“十有”清单上,还有妇女之家和文体活动室、“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幸福食堂、积分超市、综治中心等,如今的黄藏寺村正以一张张“小而美”的民生清单,书写着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幸福答卷。

作者 丁玉梅
编辑:赵婕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