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图说青海
【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和谐青海行】洛哇村,日子越过越“得劲儿”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陈俊 韩兴旺
发布时间:2025-03-10 10:13:25
编辑:赵婕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扎西,你家今年的蚕豆苗长得咋样,可得趁着开春赶紧施肥。”春日暖阳里,村党支部书记旦直边走边关切地询问。

  “壮实得很,去年收成好,今年我打算再扩种几亩。”扎西自信地回答。

  “我家绒山羊也快出栏了,合作社说今年价格比去年还高呢!”一旁的多杰才让也兴奋地分享着好消息。

  ……

34da7539-ca6e-4fcd-88ec-6f7ab5f9bad2.tif

养殖经验交流“圆圈会”。记者 陈俊 通讯员 韩兴旺

  初春,金色的阳光轻柔地洒在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尕楞藏族乡洛哇村,为错落有致的崭新藏式民居披上一层金纱,屋顶上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微风中迎风招展,诉说着这个小村落的蓬勃生机与希望。3月5日,村口宽敞的文化广场上,村民或站或坐,三两成群地聚在一起,欢声笑语中满是对今年丰收的热切期盼,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

  谁能想到,如今这般充满活力与希望的洛哇村,十年前还是发展较为落后的小山村。

  洛哇村地处循化县城西南部,平均海拔2300米,全村共有61户292人。曾经,这里四周被巍峨群山环绕,交通极为闭塞,泥巴路让村民出行十分不便。产业主要靠传统农耕和少量家畜养殖,人均年收入不足3000元,贫困发生率达30%。

  洛哇村的华丽蜕变,始于一条路,更始于党建引领下的精准施策——2015年,党的精准扶贫政策如同一股强劲的春风,吹进了洛哇村的每一个角落。村党支部书记亲自带领“两委”班子成员,挨家挨户走访,他们坐在村民家的炕头,耐心讲解修路的重大意义,以真诚和耐心让村民放眼长远。

  在村党支部动员下,淳朴善良的藏家儿女纷纷投工投劳,党员更是一马当先,日夜坚守在施工工地。党员扎西,在修路最艰难的时候,脚部意外受伤,但他只是简单包扎后,便又立即回到工地,忍着疼痛协调解决各种困难。经过近半年的艰苦奋战,洛哇村终于迎来了第一条硬化路,后续又陆续修建整洁的入户路、直通地头的产业路。

  这条总长度超过15公里的路网,如同一根坚实的纽带,紧密连接起村庄与外界。路通了,产业发展的大门也随之打开。

  “以前种地全靠天吃饭,一年到头挣不了几个钱。”村民斗改杰回忆起过去感慨万千。2016年,村里成立专业合作社,村党支部积极引导村民种植蚕豆、优质小麦等粮食作物,发展绒山羊、牦牛等养殖业。但在产业发展初期,新技术、新模式让村民顾虑重重。为打消村民的顾虑,在乡村两级党组织引领下,党员示范户索南主动尝试新技术,他精心照料自己种植的蚕豆,从播种到田间管理,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按照农技专家的指导进行。收获时节,他的蚕豆产量比传统种植方式高出了近三分之一,实实在在的成果让其他村民心动不已。

  村合作社则在村党支部指导下,邀请省内知名农技专家到地里办起“田间课堂”,专家手把手讲解种植技术、传授养殖知识。合作社更是与村民签订合同,建立保底收购机制,以不低于市场的价格收购农产品的“托底”举措,无疑给村民吃下了“定心丸”。

  斗改杰家是第一批加入合作社的农户,她家种植的5亩(约等于0.33公顷)蚕豆,去年收入达到1.35万元。尝到甜头的斗改杰,今年打算继续扩大种植规模。

  旦直介绍,村“两委”凭借村内的水利优势和自然禀赋发展种植业,把15公顷优质小麦良种培育基地扩大到27公顷,8公顷蚕豆示范种植基地扩至10公顷,增种3.4公顷优质马铃薯,在此基础上持续巩固33.4公顷优质小麦育种培育基地,稳定10公顷蚕豆种植,全年增收10万元。

  党员才旦带头学习先进养殖技术,自费参加养殖技术培训班,回来后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其他村民。在他的带动下,村里培养了一批养殖大户。才旦又带头发展绒山羊养殖基地,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目前绒山羊存栏达400只,村民收入大幅增长,生活也越来越富裕。

  健康扶贫政策落地,村民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率达到100%,看病报销比例达到90%以上;

  村标准化卫生室,配备专职村医,卫生室里药品齐全,医疗设备先进,村民也有了“家庭医生”,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医疗服务;

  新建的文化广场,成为村民精神文明新阵地,每到傍晚,大家便聚在这里跳锅庄、唱藏歌,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

  “‘吉德勒’(意为沿着幸福和美好的道路前行,或美好的新生活),党恩不能忘,跟着党走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党员才让扎西激动地说。

  “质朴的话语,满含着洛哇村广大党员群众对党的感恩之情。”谈及洛哇村的变化,尕楞乡党委书记马平乐感慨地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利民为民惠民政策在这片全国唯一的撒拉族自治县开花结果,洛哇村从过去到现在的华丽蝶变,正是乡村发展历程中一个鲜活有力的注脚,无数个“洛哇村”的精彩故事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上不断演绎,彰显出党建引领下的发展伟力,勾勒出循化县经济腾飞、民生改善、生态向好的壮美画卷。

推荐阅读
青海代表团继续审议“两高”工作报告
青海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
`2025“第一缕阳光”全球同拍中国年在青海启动
青海省30名药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受聘上岗
青海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推荐人选名单公示
2024年青海省出版系列高级职称任职资格人员公示
洛哇村,日子越过越“得劲儿”
希望的种子,在“第二个家”盎然生长
24H热点
【两会特刊·青报观察】“千万工程”绘就乡村振...
【两会特刊·青报观察】实干有“力度” 民生有“温...
【两会特刊·今日关注】绿色绽沃野 农牧谱新篇
【两会特刊·今日关注】合作社发展迎来又一个春天
【两会特刊·党报联动】法治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
【全国两会特刊】飨在青海 香江共融青海一“面”悦...
一号文件奏响上鲁尔加乡村振兴乐章
体育课天天见 小身板日日练
青海省西宁市城东区“半边天集市”激发女性创业热情
【两会特别报道】发展向前 民生向暖
热点图片
【两会特刊·青报观察】“千万工程”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系列述评之七
【两会特刊·青报观察...
【两会特刊·青报观察】实干有“力度” 民生有“温度”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系列述评之六
【两会特刊·青报观察...
【两会特刊·今日关注】绿色绽沃野 农牧谱新篇
【两会特刊·今日关注...
【两会特刊·今日关注】合作社发展迎来又一个春天
【两会特刊·今日关注...
【两会特刊·党报联动】法治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两会特刊·党报联动...
【全国两会特刊】飨在青海 香江共融青海一“面”悦港心 千年技艺的现代表达
【全国两会特刊】飨...
一号文件奏响上鲁尔加乡村振兴乐章
一号文件奏响上鲁尔...
体育课天天见 小身板日日练
体育课天天见 小身板...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和谐青海行】洛哇村,日子越过越“得劲儿”

青海日报
2025-03-10 10:13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和谐青海行】洛哇村,日子越过越“得劲儿”

青海日报
2025-03-10 10:13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和谐青海行】洛哇村,日子越过越“得劲儿”

  • 2025-03-10 10:13:25
  • 来源:青海日报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扎西,你家今年的蚕豆苗长得咋样,可得趁着开春赶紧施肥。”春日暖阳里,村党支部书记旦直边走边关切地询问。

  “壮实得很,去年收成好,今年我打算再扩种几亩。”扎西自信地回答。

  “我家绒山羊也快出栏了,合作社说今年价格比去年还高呢!”一旁的多杰才让也兴奋地分享着好消息。

  ……

34da7539-ca6e-4fcd-88ec-6f7ab5f9bad2.tif

养殖经验交流“圆圈会”。记者 陈俊 通讯员 韩兴旺

  初春,金色的阳光轻柔地洒在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尕楞藏族乡洛哇村,为错落有致的崭新藏式民居披上一层金纱,屋顶上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微风中迎风招展,诉说着这个小村落的蓬勃生机与希望。3月5日,村口宽敞的文化广场上,村民或站或坐,三两成群地聚在一起,欢声笑语中满是对今年丰收的热切期盼,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

  谁能想到,如今这般充满活力与希望的洛哇村,十年前还是发展较为落后的小山村。

  洛哇村地处循化县城西南部,平均海拔2300米,全村共有61户292人。曾经,这里四周被巍峨群山环绕,交通极为闭塞,泥巴路让村民出行十分不便。产业主要靠传统农耕和少量家畜养殖,人均年收入不足3000元,贫困发生率达30%。

  洛哇村的华丽蜕变,始于一条路,更始于党建引领下的精准施策——2015年,党的精准扶贫政策如同一股强劲的春风,吹进了洛哇村的每一个角落。村党支部书记亲自带领“两委”班子成员,挨家挨户走访,他们坐在村民家的炕头,耐心讲解修路的重大意义,以真诚和耐心让村民放眼长远。

  在村党支部动员下,淳朴善良的藏家儿女纷纷投工投劳,党员更是一马当先,日夜坚守在施工工地。党员扎西,在修路最艰难的时候,脚部意外受伤,但他只是简单包扎后,便又立即回到工地,忍着疼痛协调解决各种困难。经过近半年的艰苦奋战,洛哇村终于迎来了第一条硬化路,后续又陆续修建整洁的入户路、直通地头的产业路。

  这条总长度超过15公里的路网,如同一根坚实的纽带,紧密连接起村庄与外界。路通了,产业发展的大门也随之打开。

  “以前种地全靠天吃饭,一年到头挣不了几个钱。”村民斗改杰回忆起过去感慨万千。2016年,村里成立专业合作社,村党支部积极引导村民种植蚕豆、优质小麦等粮食作物,发展绒山羊、牦牛等养殖业。但在产业发展初期,新技术、新模式让村民顾虑重重。为打消村民的顾虑,在乡村两级党组织引领下,党员示范户索南主动尝试新技术,他精心照料自己种植的蚕豆,从播种到田间管理,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按照农技专家的指导进行。收获时节,他的蚕豆产量比传统种植方式高出了近三分之一,实实在在的成果让其他村民心动不已。

  村合作社则在村党支部指导下,邀请省内知名农技专家到地里办起“田间课堂”,专家手把手讲解种植技术、传授养殖知识。合作社更是与村民签订合同,建立保底收购机制,以不低于市场的价格收购农产品的“托底”举措,无疑给村民吃下了“定心丸”。

  斗改杰家是第一批加入合作社的农户,她家种植的5亩(约等于0.33公顷)蚕豆,去年收入达到1.35万元。尝到甜头的斗改杰,今年打算继续扩大种植规模。

  旦直介绍,村“两委”凭借村内的水利优势和自然禀赋发展种植业,把15公顷优质小麦良种培育基地扩大到27公顷,8公顷蚕豆示范种植基地扩至10公顷,增种3.4公顷优质马铃薯,在此基础上持续巩固33.4公顷优质小麦育种培育基地,稳定10公顷蚕豆种植,全年增收10万元。

  党员才旦带头学习先进养殖技术,自费参加养殖技术培训班,回来后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其他村民。在他的带动下,村里培养了一批养殖大户。才旦又带头发展绒山羊养殖基地,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目前绒山羊存栏达400只,村民收入大幅增长,生活也越来越富裕。

  健康扶贫政策落地,村民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率达到100%,看病报销比例达到90%以上;

  村标准化卫生室,配备专职村医,卫生室里药品齐全,医疗设备先进,村民也有了“家庭医生”,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医疗服务;

  新建的文化广场,成为村民精神文明新阵地,每到傍晚,大家便聚在这里跳锅庄、唱藏歌,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

  “‘吉德勒’(意为沿着幸福和美好的道路前行,或美好的新生活),党恩不能忘,跟着党走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党员才让扎西激动地说。

  “质朴的话语,满含着洛哇村广大党员群众对党的感恩之情。”谈及洛哇村的变化,尕楞乡党委书记马平乐感慨地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利民为民惠民政策在这片全国唯一的撒拉族自治县开花结果,洛哇村从过去到现在的华丽蝶变,正是乡村发展历程中一个鲜活有力的注脚,无数个“洛哇村”的精彩故事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上不断演绎,彰显出党建引领下的发展伟力,勾勒出循化县经济腾飞、民生改善、生态向好的壮美画卷。

作者 陈俊 韩兴旺
编辑:赵婕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