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图说青海
【两会特别报道·京青一家人】
希望的种子,在“第二个家”盎然生长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余晖 程宦宁
发布时间:2025-03-10 10:13:29
编辑:赵婕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春节过后,玉树藏族自治州北京实验学校高中班的学子们再一次告别江源,跨越千里和北京的亲人“团聚”了。

  “二月底,孩子们全都安全返校。一个假期没见,终于又和孩子们见面了,看到他们一张张亲切的笑脸,我心里真是暖啊。”每一次孩子们回来,北京实验学校高二年级8班班主任纪大超都像是盼了好久。

  “每一次孩子们回来,校领导和老师们都会去接站,到校后就能吃上可口的饭菜,孩子们都感觉回到了北京的家。开学已经十来天了,孩子们的学习状态都很好,时间过得也快,一转眼他们已经步入高二下学期,我得给他们加加劲,把学习督促好。”纪大超说。

  加上这一届,纪大超已经带过三届玉树高中班,因此,跟玉树学生“打交道”,他非常在行,在日常教学和班级管理上,也有着自己的“小妙招”。

  “孩子们日常课程安排得很满,从一开始我就想让他们在每天紧张的学习中能有展示自己的时间。所以,每天晚自习,我就让孩子们上台‘当老师’,把自己提前准备好的‘拿手’课题分享给同学们,这样一来,每个孩子不仅能把课题搞明白,还可以展示自我,树立自信心,让孩子们在学习中喜欢上学习。”

2c4e1f4f-6153-44c6-b73a-429f5a14fa4e.tif

老师像“家人”一样陪玉树学生走成人礼红毯。北京实验学校供图

  来自曲麻莱县的学生义西措毛对上讲台分享课题印象深刻,“高一入校后,每晚的自习课我们都会上讲台分享学习内容,一道题从基本知识点、做题思路再到解出答案,每一步都要给全班同学讲解出来。记得第一次上讲台,我非常紧张,原本准备的课题是认真听讲学透的知识,可站在讲台我脑子就乱了,讲了半天也没给同学们讲明白。”

  万事开头难。不光是义西措毛,班上很多同学都有初上讲台分享“失败”的经历,纪大超安慰大家:“这就对了,如果第一次你们都能顺顺当当把题弄清楚、讲下来,那岂不是不需要老师辅导了。没关系,这只是开始,以后每晚自习大家轮着来,只要用心坚持,日后习惯了肯定会越来越好。”

  自那以后,每晚的自习课成了班级里最“热闹”的时候,纪大超坦言:“我学的是体育专业,除了给他们上体育课之外,我和同学们都愿意晚自习时在班里互动学习交流,渐渐地,他们把我当成了‘家长’,我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我也从每个人身上寻找到了‘闪光点’。”

  学生仁增多杰是纪大超原本“重点关注”的对象,“仁增多杰非常活泼,学习成绩一般,时不时会在课堂上‘调皮’一下。然而,在一次体育课上,我发现了他的长处,当时,我组织同学们练习短跑,这个小男孩过硬的体能和爆发力让我改变了对他的教育思路。”

c52fdac6-5220-4ee7-b49f-282b706d1741.tif

篮球比拼。北京实验学校供图

  自此,纪大超开始从体育专长上培养仁增多杰,“那是高一的时候,因为上课开小差被班主任‘盯上了’,后来体育课上班主任发现我跑步还可以,就推荐我加入校田径队,从那时开始,我就和校队的北京兄弟们一起训练、相互鼓励,逐渐我也有了更明确的学习目标,就是争取通过体育专业实现大学梦。”仁增多杰说。

  “我们能带给孩子们的不光是知识,通过上讲台、练特长,培养他们有更强的自主意识、更好的自律精神,带给他们源源不断的动力和信心,从而获得更好的个人成长,走好高中三年最美好、最青春、最活力的人生轨迹。”纪大超说。

  为更好地实现与北京学生的融合共育,近年来,北京实验学校逐步推进两地学生住宿、就餐等一体化管理,探索将玉树班归入各年级统一管理。在辩论赛、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读书节等大型活动中,学校组织京玉学生共同参与、共同主持、共同进步,真正让玉树学子安心留在“第二个家”。

  “自2016年开始承担教育对口帮扶任务,北京实验学校坚持‘玉树学生在哪,服务就会延伸到哪’的宗旨,学校的每一名干部、教师都把每个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每一个节假日轮流值班、安全护导、个别辅导,与学生促膝长谈,让孩子们时刻感受着北实大家庭的友爱和温暖。截至去年,学校累计招收658名玉树藏族学生,六届共490名毕业生从北京实验学校走向了人生新起点。”北京实验学校德育副校长于立新说。

推荐阅读
青海代表团继续审议“两高”工作报告
青海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
`2025“第一缕阳光”全球同拍中国年在青海启动
青海省30名药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受聘上岗
青海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推荐人选名单公示
2024年青海省出版系列高级职称任职资格人员公示
洛哇村,日子越过越“得劲儿”
希望的种子,在“第二个家”盎然生长
24H热点
【两会特刊·青报观察】“千万工程”绘就乡村振...
【两会特刊·青报观察】实干有“力度” 民生有“温...
【两会特刊·今日关注】绿色绽沃野 农牧谱新篇
【两会特刊·今日关注】合作社发展迎来又一个春天
【两会特刊·党报联动】法治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
【全国两会特刊】飨在青海 香江共融青海一“面”悦...
一号文件奏响上鲁尔加乡村振兴乐章
体育课天天见 小身板日日练
青海省西宁市城东区“半边天集市”激发女性创业热情
【两会特别报道】发展向前 民生向暖
热点图片
【两会特刊·青报观察】“千万工程”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系列述评之七
【两会特刊·青报观察...
【两会特刊·青报观察】实干有“力度” 民生有“温度”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系列述评之六
【两会特刊·青报观察...
【两会特刊·今日关注】绿色绽沃野 农牧谱新篇
【两会特刊·今日关注...
【两会特刊·今日关注】合作社发展迎来又一个春天
【两会特刊·今日关注...
【两会特刊·党报联动】法治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两会特刊·党报联动...
【全国两会特刊】飨在青海 香江共融青海一“面”悦港心 千年技艺的现代表达
【全国两会特刊】飨...
一号文件奏响上鲁尔加乡村振兴乐章
一号文件奏响上鲁尔...
体育课天天见 小身板日日练
体育课天天见 小身板...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两会特别报道·京青一家人】
希望的种子,在“第二个家”盎然生长

青海日报
2025-03-10 10:13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两会特别报道·京青一家人】
希望的种子,在“第二个家”盎然生长

青海日报
2025-03-10 10:13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两会特别报道·京青一家人】
希望的种子,在“第二个家”盎然生长

  • 2025-03-10 10:13:29
  • 来源:青海日报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春节过后,玉树藏族自治州北京实验学校高中班的学子们再一次告别江源,跨越千里和北京的亲人“团聚”了。

  “二月底,孩子们全都安全返校。一个假期没见,终于又和孩子们见面了,看到他们一张张亲切的笑脸,我心里真是暖啊。”每一次孩子们回来,北京实验学校高二年级8班班主任纪大超都像是盼了好久。

  “每一次孩子们回来,校领导和老师们都会去接站,到校后就能吃上可口的饭菜,孩子们都感觉回到了北京的家。开学已经十来天了,孩子们的学习状态都很好,时间过得也快,一转眼他们已经步入高二下学期,我得给他们加加劲,把学习督促好。”纪大超说。

  加上这一届,纪大超已经带过三届玉树高中班,因此,跟玉树学生“打交道”,他非常在行,在日常教学和班级管理上,也有着自己的“小妙招”。

  “孩子们日常课程安排得很满,从一开始我就想让他们在每天紧张的学习中能有展示自己的时间。所以,每天晚自习,我就让孩子们上台‘当老师’,把自己提前准备好的‘拿手’课题分享给同学们,这样一来,每个孩子不仅能把课题搞明白,还可以展示自我,树立自信心,让孩子们在学习中喜欢上学习。”

2c4e1f4f-6153-44c6-b73a-429f5a14fa4e.tif

老师像“家人”一样陪玉树学生走成人礼红毯。北京实验学校供图

  来自曲麻莱县的学生义西措毛对上讲台分享课题印象深刻,“高一入校后,每晚的自习课我们都会上讲台分享学习内容,一道题从基本知识点、做题思路再到解出答案,每一步都要给全班同学讲解出来。记得第一次上讲台,我非常紧张,原本准备的课题是认真听讲学透的知识,可站在讲台我脑子就乱了,讲了半天也没给同学们讲明白。”

  万事开头难。不光是义西措毛,班上很多同学都有初上讲台分享“失败”的经历,纪大超安慰大家:“这就对了,如果第一次你们都能顺顺当当把题弄清楚、讲下来,那岂不是不需要老师辅导了。没关系,这只是开始,以后每晚自习大家轮着来,只要用心坚持,日后习惯了肯定会越来越好。”

  自那以后,每晚的自习课成了班级里最“热闹”的时候,纪大超坦言:“我学的是体育专业,除了给他们上体育课之外,我和同学们都愿意晚自习时在班里互动学习交流,渐渐地,他们把我当成了‘家长’,我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我也从每个人身上寻找到了‘闪光点’。”

  学生仁增多杰是纪大超原本“重点关注”的对象,“仁增多杰非常活泼,学习成绩一般,时不时会在课堂上‘调皮’一下。然而,在一次体育课上,我发现了他的长处,当时,我组织同学们练习短跑,这个小男孩过硬的体能和爆发力让我改变了对他的教育思路。”

c52fdac6-5220-4ee7-b49f-282b706d1741.tif

篮球比拼。北京实验学校供图

  自此,纪大超开始从体育专长上培养仁增多杰,“那是高一的时候,因为上课开小差被班主任‘盯上了’,后来体育课上班主任发现我跑步还可以,就推荐我加入校田径队,从那时开始,我就和校队的北京兄弟们一起训练、相互鼓励,逐渐我也有了更明确的学习目标,就是争取通过体育专业实现大学梦。”仁增多杰说。

  “我们能带给孩子们的不光是知识,通过上讲台、练特长,培养他们有更强的自主意识、更好的自律精神,带给他们源源不断的动力和信心,从而获得更好的个人成长,走好高中三年最美好、最青春、最活力的人生轨迹。”纪大超说。

  为更好地实现与北京学生的融合共育,近年来,北京实验学校逐步推进两地学生住宿、就餐等一体化管理,探索将玉树班归入各年级统一管理。在辩论赛、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读书节等大型活动中,学校组织京玉学生共同参与、共同主持、共同进步,真正让玉树学子安心留在“第二个家”。

  “自2016年开始承担教育对口帮扶任务,北京实验学校坚持‘玉树学生在哪,服务就会延伸到哪’的宗旨,学校的每一名干部、教师都把每个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每一个节假日轮流值班、安全护导、个别辅导,与学生促膝长谈,让孩子们时刻感受着北实大家庭的友爱和温暖。截至去年,学校累计招收658名玉树藏族学生,六届共490名毕业生从北京实验学校走向了人生新起点。”北京实验学校德育副校长于立新说。

作者 余晖 程宦宁
编辑:赵婕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