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
青海西宁:“一路一策”将影响降到最低
来源:西宁晚报
作者:措毛
发布时间:2025-03-14 07:23:28
编辑:何继红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一头是迫在眉睫的老旧管网更新改造项目,一头是施工带来的暂时性的交通拥堵等“阵痛”。

  如何妥善解决施工与出行的矛盾,把施工对交通的影响降到最低,确保工期不误、道路畅通?

  在8个老旧管网更新改造项目稳步有序的推进过程中,西宁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工作再细致一些、措施再优化一些、服务再主动一些。

  工作再细致一些:“一路一策”将影响降到最低

  “看得见”的施工紧锣密鼓,“看不见”的细节打动民心。

  8个老旧管网更新改造项目开工建设前期,我市坚持以保障城市安全运行为前提,以群众感受为出发点,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积极探索精细化管理举措,发挥集中联审工作机制,会同各相关部门对中心城区占道施工项目进行统筹规划,对沿线小区、单位、商户进行全覆盖调研,听取意见、了解需求,最终制定“一路一策”交通组织方案,“错峰、分段”施工方案,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合理安排施工时序,加班加点推进,并依据拥堵情况及时灵活调整。

  “起初,我对市区内多条道路同时施工深感不解,然而当了解到更新城市地下管网的原因后,我逐渐理解了这一举措的必要性。特别是在工程建设前还充分听取我们诉求、积极予以回应,让我们也更加支持这项好事、实事。”老西宁人张玉飞感慨地说道。

  措施再优化一些:对63个路口信号灯优化137次

  在关乎市民出行体验的细节之处,我市更是下足了功夫。

  3月13日,在朝阳东路和门源路十字路口,记者看到朝阳东路的西半幅道路已被围挡起来,工人们正热火朝天地进行施工作业。路口的红绿灯架和路灯杆上醒目地悬挂着“禁止右转”的警示标识,引导驾驶人提前规划行驶路线。

  为应对交通分流压力,交警四大队在朝阳东路和门源路十字路口、园六路路口以及朝阳西路和门源路十字路口等关键节点,均安排了警力进行疏导指挥。

  “考虑到施工车辆分流压力及居民日常出行需求,我们将原本为单行道的朝阳一巷调整为双向通行,目前相关标牌正在设立中。”正在执勤的交警四大队民警陈华说。“每天早晚高峰时段,在占道施工的重点路口路段周边会有多名交警执勤,我们还制定了其他应对措施。例如,从远端进行车辆分流。如果朝阳东路拥堵情况较为严重,我们在前端的天峻路也安排了执勤交警,通过对讲机实现实时信息共享,及时提醒驾驶人员前方拥堵情况,建议其绕路行驶,避免更多车辆涌入该路段加剧拥堵。”

  不仅如此,我市针对工程改造项目路段,根据不同时段、不同路段的车流量特点,为信号灯配时“量体裁衣”:施工前及时调整施工路段及周边道路信号配时,并实时观察、优化;施工时随时掌握施工进度,根据施工进度实时调整信号方案;施工结束后立即恢复原有方案,做到信号配时与占道施工同步调整。2025年施工(项目开工)以来对市区63个路口信号灯配时方案优化累计137次,有效提升了整体通行效率,让道路资源得到了更加合理的利用。

  服务再主动一些:“错峰出行”“智慧系统”

  施工车辆的通行管理,是保障交通顺畅的重要环节。

  今年以来,西宁交警主动出击,联合施工方、运输企业等相关单位,建立了多方联动机制。通过提前沟通协调,全面掌握施工车辆的运输计划和作业安排。

  对于已完成大部分器械进场的项目,交警部门严格限制施工车辆在早晚高峰时段通行。施工方积极响应,安排专人负责车辆调度,确保施工车辆按照规定的路线和时间行驶。

  对于必须在夜间通行的车辆,交警部门不仅为其规划了专门的路线,还在沿途设置了清晰醒目的引导标识,同时安排警力在关键路段进行护送。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将施工车辆对城市交通的影响控制在最低限度。

  小型道路施工项目虽然规模较小,但数量众多、分布广泛,监管难度较大。

  西宁交警自主研发的“智慧施工动态管理系统”,成功破解了这一难题。施工方只需通过手机或电脑,就能在系统中轻松填报施工信息,包括施工时间、地点、责任人等详细内容。

  系统会自动将工单精准分配至辖区大队,民警通过手机端就能实时查看施工进度,并定期前往施工现场进行检查。一旦发现违规施工、进度滞后等问题,民警可立即通过系统下达整改通知,并跟踪整改情况。这些小型施工项目通过该系统实现全流程监管,有效保障了城市道路施工的有序进行。

推荐阅读
青海代表团继续审议各项决议草案
青海代表团召开工作总结会
`2025“第一缕阳光”全球同拍中国年在青海启动
青海省30名药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受聘上岗
青海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推荐人选名单公示
2024年青海省出版系列高级职称任职资格人员公示
2024年西宁市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781.6万元
青海海西:举办DeepSeek政务应用培训
24H热点
青海西宁:强农惠农补贴政策护航农民增产增收
全国冰壶锦标赛将在多巴开赛
青海湟源:消防员成功解救野生狍
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全力救治凌小蛰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从“薪”开始 为企业人力...
兰青铁路首次使用快速换轨车施工
青海西宁市城西区就业工作实现首季“开门红”
青海互助招商引资开启“全速模式”
青海西宁青少年体育健身活动季覆盖5000人次
【一宣三促·万名干部下乡·驻村日记】向下扎根 向上...
热点图片
春至囊谦,生灵欢歌
春至囊谦,生灵欢歌
环保消费 绿色生活
环保消费 绿色生活
青海果洛:护航消费安全 强化权益保障
青海果洛:护航消费...
【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和谐青海行】冷水鱼养出“热产业”
【感党恩 听党话 跟...
2024—2025赛季中国手球超级联赛(西宁赛区)开赛
2024—2025赛季中国...
“2025把爱带回家·贴心关爱她”主题关爱活动在青海西宁举行
“2025把爱带回家·贴...
【一宣三促·万名干部下乡】走村入户连民情 宣讲政策暖民心
【一宣三促·万名干部...
春日笑脸 传递温暖
春日笑脸 传递温暖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青海西宁:“一路一策”将影响降到最低

西宁晚报
2025-03-14 07:23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青海西宁:“一路一策”将影响降到最低

西宁晚报
2025-03-14 07:23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青海西宁:“一路一策”将影响降到最低

  • 2025-03-14 07:23:28
  • 来源:西宁晚报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一头是迫在眉睫的老旧管网更新改造项目,一头是施工带来的暂时性的交通拥堵等“阵痛”。

  如何妥善解决施工与出行的矛盾,把施工对交通的影响降到最低,确保工期不误、道路畅通?

  在8个老旧管网更新改造项目稳步有序的推进过程中,西宁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工作再细致一些、措施再优化一些、服务再主动一些。

  工作再细致一些:“一路一策”将影响降到最低

  “看得见”的施工紧锣密鼓,“看不见”的细节打动民心。

  8个老旧管网更新改造项目开工建设前期,我市坚持以保障城市安全运行为前提,以群众感受为出发点,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积极探索精细化管理举措,发挥集中联审工作机制,会同各相关部门对中心城区占道施工项目进行统筹规划,对沿线小区、单位、商户进行全覆盖调研,听取意见、了解需求,最终制定“一路一策”交通组织方案,“错峰、分段”施工方案,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合理安排施工时序,加班加点推进,并依据拥堵情况及时灵活调整。

  “起初,我对市区内多条道路同时施工深感不解,然而当了解到更新城市地下管网的原因后,我逐渐理解了这一举措的必要性。特别是在工程建设前还充分听取我们诉求、积极予以回应,让我们也更加支持这项好事、实事。”老西宁人张玉飞感慨地说道。

  措施再优化一些:对63个路口信号灯优化137次

  在关乎市民出行体验的细节之处,我市更是下足了功夫。

  3月13日,在朝阳东路和门源路十字路口,记者看到朝阳东路的西半幅道路已被围挡起来,工人们正热火朝天地进行施工作业。路口的红绿灯架和路灯杆上醒目地悬挂着“禁止右转”的警示标识,引导驾驶人提前规划行驶路线。

  为应对交通分流压力,交警四大队在朝阳东路和门源路十字路口、园六路路口以及朝阳西路和门源路十字路口等关键节点,均安排了警力进行疏导指挥。

  “考虑到施工车辆分流压力及居民日常出行需求,我们将原本为单行道的朝阳一巷调整为双向通行,目前相关标牌正在设立中。”正在执勤的交警四大队民警陈华说。“每天早晚高峰时段,在占道施工的重点路口路段周边会有多名交警执勤,我们还制定了其他应对措施。例如,从远端进行车辆分流。如果朝阳东路拥堵情况较为严重,我们在前端的天峻路也安排了执勤交警,通过对讲机实现实时信息共享,及时提醒驾驶人员前方拥堵情况,建议其绕路行驶,避免更多车辆涌入该路段加剧拥堵。”

  不仅如此,我市针对工程改造项目路段,根据不同时段、不同路段的车流量特点,为信号灯配时“量体裁衣”:施工前及时调整施工路段及周边道路信号配时,并实时观察、优化;施工时随时掌握施工进度,根据施工进度实时调整信号方案;施工结束后立即恢复原有方案,做到信号配时与占道施工同步调整。2025年施工(项目开工)以来对市区63个路口信号灯配时方案优化累计137次,有效提升了整体通行效率,让道路资源得到了更加合理的利用。

  服务再主动一些:“错峰出行”“智慧系统”

  施工车辆的通行管理,是保障交通顺畅的重要环节。

  今年以来,西宁交警主动出击,联合施工方、运输企业等相关单位,建立了多方联动机制。通过提前沟通协调,全面掌握施工车辆的运输计划和作业安排。

  对于已完成大部分器械进场的项目,交警部门严格限制施工车辆在早晚高峰时段通行。施工方积极响应,安排专人负责车辆调度,确保施工车辆按照规定的路线和时间行驶。

  对于必须在夜间通行的车辆,交警部门不仅为其规划了专门的路线,还在沿途设置了清晰醒目的引导标识,同时安排警力在关键路段进行护送。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将施工车辆对城市交通的影响控制在最低限度。

  小型道路施工项目虽然规模较小,但数量众多、分布广泛,监管难度较大。

  西宁交警自主研发的“智慧施工动态管理系统”,成功破解了这一难题。施工方只需通过手机或电脑,就能在系统中轻松填报施工信息,包括施工时间、地点、责任人等详细内容。

  系统会自动将工单精准分配至辖区大队,民警通过手机端就能实时查看施工进度,并定期前往施工现场进行检查。一旦发现违规施工、进度滞后等问题,民警可立即通过系统下达整改通知,并跟踪整改情况。这些小型施工项目通过该系统实现全流程监管,有效保障了城市道路施工的有序进行。

作者 措毛
编辑:何继红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