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去守着几亩地,一年到头挣不了几个钱;现在家门口种油菜,一天能赚上百元!”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威远镇余家村王大姐的笑声里藏着“幸福密码”。在53.33公顷杂交油菜制种基地内,她和乡亲们跟着技术员学拌种、覆膜、去杂,从“庄稼把式”变身“产业工人”。
留守群体家门口务工,人均年增收超万元。今年青海互丰农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油菜制种基地培养技术员20余人,预计产种5万公斤,可满足25万亩油菜用种,助农增收4000万元。一粒种子,正让余家村“种”出幸福新光景。(拍摄于5月19日)
|
![]() |
|
|
|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
![]() |
![]() |
![]() |
青海互助:油菜田里种出“金饭碗”
青海互助:油菜田里种出“金饭碗”
“过去守着几亩地,一年到头挣不了几个钱;现在家门口种油菜,一天能赚上百元!”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威远镇余家村王大姐的笑声里藏着“幸福密码”。在53.33公顷杂交油菜制种基地内,她和乡亲们跟着技术员学拌种、覆膜、去杂,从“庄稼把式”变身“产业工人”。
留守群体家门口务工,人均年增收超万元。今年青海互丰农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油菜制种基地培养技术员20余人,预计产种5万公斤,可满足25万亩油菜用种,助农增收4000万元。一粒种子,正让余家村“种”出幸福新光景。(拍摄于5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