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图说青海
非遗手工艺品和美食持续出圈出彩
来源:西宁晚报
作者:施翔
发布时间:2025-06-04 09:49:36
编辑:李家奕
摄影:罗延京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 “西海2261·河湟文化大集”开集以来,城东区以“西海2261·河湟文化大集”为契机,创造性地探索“文化大集+非遗展示+美食体验”的多维联动模式,以文化为“桥梁”,将非遗传承、城市烟火、特色美食推介有机融合在一起,使城东区各项特色非遗手工艺品和美食持续出圈出彩。

  “大集”搭台 唱响文化大戏

  角旦金唐卡作为藏族文化艺术的一种绘画形式,有其独特的传承工艺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在河湟文化大集上,作为“城东区非遗项目”进行了重点展示;景泰蓝掐丝手工制成的雪豹工艺品,以“雪豹之都”为主题,既充分展示了传统工艺,又创新融入了城市IP。近年来,城东区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深入挖掘城东区文化内涵,不断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力度,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扎实推进,成效显著。目前,成功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项、传承人2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0项、传承人3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7项、传承人4人。

  美食助力 演绎烟火魅力

  抓住下南关街作为西宁“美食宝藏地图”的特色,将下南关快闪街区搬到“文化大集”现场,酸奶、甜醅、酿皮等特色高原风味迅速成为人气焦点,往来群众纷纷驻足品尝、拍照分享,进一步放大了“烟火城东”的独特魅力。同时,邀请网红大V开展线上直播活动,吸引省内外网友在线观看,并进行短视频二次传播。通过“网红效应”持续增强“文化大集”曝光度,更通过“文化+美食+烟火城东”的镜头语言,生动展现城东区文化魅力。

  共富工坊 放大社会效应

  “东城·共富工坊是城东区基于推进党建引领低收入群体就业增收打造的平台,目前已包含食品、手工艺品、家政服务、零工帮扶等多元业务,各类产品线月营业额较打造之初增长50%,带动就业种类更加丰富、增收成效更加明显。”在“文化大集”上城东区“东城·共富工坊”展销区也引人关注,特别是工坊销售的招牌产品、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福禄寿桃”,更是销售火爆。与此同时,作为深受西宁群众喜欢的一种传统油炸食品——西宁“花花”展示区更是人头攒动,往来群众无不惊叹于城东区妇女在面食制作方面的精湛技艺。西宁“花花”,因其外形像极了美丽的花瓣而得名。它的制作精细,入口香脆、花样繁多,“花花”也是茶余饭后不可多得的小点心。

  截至目前,城东区“东城·共富工坊展销区”“烟火城东特色美食坊”“城东区非遗项目展示区”共销售近万元。

  (来源:西宁晚报)

推荐阅读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吴晓军主持
省政府党组会议召开 罗东川主持
`2025“第一缕阳光”全球同拍中国年在青海启动
青海省30名药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受聘上岗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2024年度媒体社会责任报告
2024年青海"昆仑英才·青海学者"项目拟入选人员
青海西宁:火烧沟的绿色蝶变
“端午+六一”西宁消费市场人气商气两旺
24H热点
4600米云端雪战 高原铁路人在一线
这场大集,让人怎么逛也逛不够
非遗手工艺品和美食持续出圈出彩
“江源巧姑”打造高原护工人才新标杆——“凤栖夏...
羽翼之下 生命共歌——祁连山国家公园候选区青海片...
杨录春的眼里有了光
青海西宁:火烧沟的绿色蝶变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办公桌“变形记...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一颗大...
【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和谐青海行】水暖工托起一...
热点图片
4600米云端雪战 高原铁路人在一线
4600米云端雪战 高原...
这场大集,让人怎么逛也逛不够
这场大集,让人怎么...
非遗手工艺品和美食持续出圈出彩
非遗手工艺品和美食...
“江源巧姑”打造高原护工人才新标杆——“凤栖夏都 聚宁圆梦”人才工作一线巡礼之七
“江源巧姑”打造高...
羽翼之下 生命共歌——祁连山国家公园候选区青海片区鸟类观察手记
羽翼之下 生命共歌—...
杨录春的眼里有了光
杨录春的眼里有了光
青海西宁:火烧沟的绿色蝶变
青海西宁:火烧沟的...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办公桌“变形记”——海东市平安区石灰窑回族乡“流动办公桌”进村服务见闻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非遗手工艺品和美食持续出圈出彩

西宁晚报
2025-06-04 09:49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非遗手工艺品和美食持续出圈出彩

西宁晚报
2025-06-04 09:49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非遗手工艺品和美食持续出圈出彩

  • 2025-06-04 09:49:36
  • 来源:西宁晚报
摄影:罗延京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 “西海2261·河湟文化大集”开集以来,城东区以“西海2261·河湟文化大集”为契机,创造性地探索“文化大集+非遗展示+美食体验”的多维联动模式,以文化为“桥梁”,将非遗传承、城市烟火、特色美食推介有机融合在一起,使城东区各项特色非遗手工艺品和美食持续出圈出彩。

  “大集”搭台 唱响文化大戏

  角旦金唐卡作为藏族文化艺术的一种绘画形式,有其独特的传承工艺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在河湟文化大集上,作为“城东区非遗项目”进行了重点展示;景泰蓝掐丝手工制成的雪豹工艺品,以“雪豹之都”为主题,既充分展示了传统工艺,又创新融入了城市IP。近年来,城东区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深入挖掘城东区文化内涵,不断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力度,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扎实推进,成效显著。目前,成功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项、传承人2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0项、传承人3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7项、传承人4人。

  美食助力 演绎烟火魅力

  抓住下南关街作为西宁“美食宝藏地图”的特色,将下南关快闪街区搬到“文化大集”现场,酸奶、甜醅、酿皮等特色高原风味迅速成为人气焦点,往来群众纷纷驻足品尝、拍照分享,进一步放大了“烟火城东”的独特魅力。同时,邀请网红大V开展线上直播活动,吸引省内外网友在线观看,并进行短视频二次传播。通过“网红效应”持续增强“文化大集”曝光度,更通过“文化+美食+烟火城东”的镜头语言,生动展现城东区文化魅力。

  共富工坊 放大社会效应

  “东城·共富工坊是城东区基于推进党建引领低收入群体就业增收打造的平台,目前已包含食品、手工艺品、家政服务、零工帮扶等多元业务,各类产品线月营业额较打造之初增长50%,带动就业种类更加丰富、增收成效更加明显。”在“文化大集”上城东区“东城·共富工坊”展销区也引人关注,特别是工坊销售的招牌产品、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福禄寿桃”,更是销售火爆。与此同时,作为深受西宁群众喜欢的一种传统油炸食品——西宁“花花”展示区更是人头攒动,往来群众无不惊叹于城东区妇女在面食制作方面的精湛技艺。西宁“花花”,因其外形像极了美丽的花瓣而得名。它的制作精细,入口香脆、花样繁多,“花花”也是茶余饭后不可多得的小点心。

  截至目前,城东区“东城·共富工坊展销区”“烟火城东特色美食坊”“城东区非遗项目展示区”共销售近万元。

  (来源:西宁晚报)

作者 施翔
编辑:李家奕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