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特钢生产现场“热气腾腾”,生产节奏紧凑繁忙。图片由企业提供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勤春早争朝夕,铆足干劲开好局。春节假期过后,我省各工业企业又投入高质量发展“接力跑”新征程,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紧张忙碌。
2月19日,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青海湘和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电解车间智能化熔铸产线,刮渣机器人有力地挥动着机械手,一块块干净、明亮的锌锭经过自动称重和校码贴标,经工业机器人排列打包后,自动入库运往下游企业。
“为保证春节期间生产安全平稳运行,湘和公司春节前期对设备进行全面‘体检’,有效保证节日期间设备稳、人员足、生产强,平均锌锭日产量达到350吨,节后我们计划对前期检修调整过的设备进行再次‘复诊’,争取实现首季开门红,为全面完成全年生产任务打下坚实基础。”湘和公司电解车间熔铸工段长张田金说。
此时,中复神鹰碳纤维西宁有限公司纤维生产基地,机器轰鸣,工人们各司其职,正加足马力抓紧生产,乳白色的聚丙烯腈原丝经过氧化、碳化等工艺,颜色从白变黄,从黄到褐,最终成为闪着光亮的黑色碳纤维。
“作为全球单体规模最大体量的生产基地,随着2.5万吨高性能碳纤维及配套原丝项目全面投产,目前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的市占率持续上升,后期将继续加大差异化新产品开发的力度和速度,进一步巩固‘青海造’产品在新能源的绝对优势地位。”中复神鹰碳纤维西宁有限公司总经理连峰说,同时结合我省在锂电、光伏等新能源领域具备的自然地域优势和产业发展优势,重点配合甘河园区,将碳纤维建链育新与“五大产业”强链、补链、延链相结合,重点在复合材料产业链的建设和培育上下功夫,持续深耕高性能碳纤维产业,推动碳纤维由“基地”向“高地”迈进 ,持续坚持高质量发展理念,推动国家新材料由“大规模”向“高质量”跨越,擦亮“碳纤维名片”。
开好局起好步,一个个繁忙的施工现场、生产车间绘成了一幅幅“起步即冲刺,开局即决战”奋进拼搏的画面,我省各工业企业按照全面落实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部署要求,做优做强企业,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更大作为。
“建龙集团将围绕‘打造千万吨级特钢企业集团’的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地就地发展特钢产业,通过优化生产工艺、实施环保升级改造、提高管理能力、全面降本增效等多措并举,做优做强优特钢。择机将旗下优质特钢资产重组置入西宁特钢,与西宁特钢协同发展,丰富特钢品类,共享客户资源;利用建龙集团在新能源用钢、无缝钢管等特钢领域的优势,将西宁特钢打造成为市值处于行业头部,规模达到千万吨级,且在新能源用钢、电渣钢、无缝钢管、商用车及工程机械用钢等产品领域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恢复西宁特钢在特钢行业的历史地位,将西宁特钢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特钢企业集团。”建龙集团西宁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丁广伟说。
金诃藏药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总裁牛豫娟表示,金诃藏药作为一家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创新型企业,今年将加大对藏医药研发的投入,重点推进两项新药研究项目,并与当地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建立实验室和科研平台,为青海地方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同时积极推进安全标准化建设,强化内控审计工作,推动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深化战略转型,强化核心竞争力,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助力青海省中藏药产业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
今年我省还将实施新能源、新材料高质量发展行动,突破盐湖资源高值利用、光伏全产业链绿色生产、新材料研发等领域“卡脖子”技术难题,开展工业数字化转型、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以项目调结构、以投资促增长,打造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