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图说青海
愿以深爱 守护“星星”——记2023年“青海好人”王静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何敏
发布时间:2024-03-22 09:23:08
编辑:李家奕
QQ图片20240322061029在学习中的王静。何敏 摄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有人说,快乐是会传染的。这种感觉,在记者第一次拨通王静电话进行采访预约时,深有体会。

  电话那头的王静,声音清朗、语气含笑,快乐轻松的感觉让人的心情也不由地跟着变得轻柔愉快起来。

  之后见面采访,个子不高、衣着简朴的王静始终展现出积极乐观、活泼开朗的状态,让人无法把她跟她的实际年龄联系起来。

  也许,正因为她是这样一个满怀爱心、充满正能量的人,所以才会在自己36岁的人生履历上,记录下这样出彩的一笔:用心守护“来自星星的孩子”,十几年来义务帮助500余名心智障碍儿童接受康复训练,每年举办各项公益活动,呼吁全社会关注、关爱特殊儿童,累计影响50余万人。

  2009年,从四川内江师范学院教育学专业毕业的王静在一家早教机构当老师时,认识了一名患有自闭症的小男孩,在这个两岁多孩子的身上,王静第一次深切感受到,家长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会对特殊状况的孩子的成长和教育造成多大的困扰。

  “家长对自闭症病因存在认知误区,不能‘对症下药’,给予孩子有效陪护和康复锻炼。同时,长期紧张繁重的生活,加上高额的康复费用,也让父母不堪重负。感受着家长和孩子的痛苦与无助,那一刻,我下定决心要走特殊教育这条路,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去帮助更多患有自闭症的儿童。”

  此后3年,王静独自前往北京、成都等地知名机构潜心学习、刻苦钻研,随后在西宁开办康复训练中心。

  最初,康复训练中心只有3个孩子,没钱交房租,只能用爱人的工资垫付。如此艰难,并没有动摇王静从事特殊教育的信念,在她的执着努力和精心陪护引导下,孩子们的状态慢慢好转,康复训练中心的好口碑也在家长中口口相传开来。到2015年,青海彩虹塔心智障碍儿童服务中心正式成立时,已经有十几个患有自闭症的孩子长期跟随在王静和其他老师身边。

  王静的记忆里,有这样一个患有智力障碍和多动症的小男孩,“大概有一年多吧,除了在康复训练中心学习外,其余时间这个孩子一直和我生活在一起。”

  一起生活带来的苦恼就是,孩子会把沐浴乳挤一地、用剃须刀刮眉毛、用水浇坏电脑开关……每一次,王静都是快速处理完问题后,继续笑呵呵地陪伴孩子。刚开始,这个孩子晚上睡觉爱尿床,王静从来不嫌麻烦,而是像孩子的母亲一样,一遍遍耐心地锻炼他自主如厕的能力,晚间每小时定一次闹铃,只要闹铃一响,王静就带孩子起来上卫生间。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孩子培养出了按时如厕的习惯,彻底摆脱了困扰。此外,她还教孩子朗诵古诗、唱儿歌……细致入微的关心和教养,让小男孩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不仅学会了基本生活自理,还能比较顺畅地与他人进行沟通。

  经历并克服了资金匮乏、场所不稳定、教师流失率较高等创业期间的诸多困难,如今,王静和她的伙伴们已经在青海省内成立5个服务点,接收了150多名患有自闭症的学员,其中年龄最小的2岁,最大的37岁。

  日复一日,王静没有停下前行的脚步。

  据不完全统计,心智存在障碍的人士成年后,绝大多数都处于无业状态,因为他们缺乏职业培训,无法正常参与社会工作。这一难题,时刻牵动着王静的心。2021年下半年,她在西宁市注册成立“嫩芽纯夏残疾人辅助就业庇护工场”,目前,这个工场已经吸纳40位残障人士从事纸盒包装等工作。

  “大龄的孩子能在工场学会半成品档案盒、插花、纸盒、LED灯等办公和生活用品的简单制作工艺,靠双手养活自己,我希望他们以后能够越来越多地融入社会。”谈到今后的发展目标,王静眼里充满光芒,脸上写满了希冀。

  患有自闭症的儿童常被称为“来自星星的孩子”。十几年来,承载着社会和特殊孩子家庭的希望,王静倾心守护着这些“折翼天使”。面向未来,她表示,依然愿以深爱,守护每一颗“星星”。

推荐阅读
青海高等研究院建设推进会召开 陈刚主持并讲话
陈刚: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人才技术支撑
青海乐都:马铃薯种植实现全程机械化
青海门源:冰雪“热能量” 撬动文旅新市场
中共青海省委办公厅拟聘任省委法律顾问公示
关于第三十四届青海新闻奖评选工作的通知
西宁市1600名外卖配送员成为工会会员
西宁首家智能阻车系统试点运行
24H热点
寻味下南关 品味烟火气
产业壮大让尤龙村底气十足
“片长”穿针引线“绣”出牧区治理新图景
一号文件“播种”乡村振兴新希望
“智”向蓝海 “风光”无限
“如今的畜牧养殖变化太大了”
青海湖,奏响绿色发展的欢歌
夜幕下的下南关街
点赞!千里之外的生命续航
人勤农忙不负春——海东市民和县春耕备播见闻
热点图片
寻味下南关 品味烟火气
寻味下南关 品味烟火气
产业壮大让尤龙村底气十足
产业壮大让尤龙村底...
“片长”穿针引线“绣”出牧区治理新图景
“片长”穿针引线“...
一号文件“播种”乡村振兴新希望
一号文件“播种”乡...
“智”向蓝海 “风光”无限
“智”向蓝海 “风光...
“如今的畜牧养殖变化太大了”
“如今的畜牧养殖变...
青海湖,奏响绿色发展的欢歌
青海湖,奏响绿色发...
夜幕下的下南关街
夜幕下的下南关街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愿以深爱 守护“星星”——记2023年“青海好人”王静

青海日报
2024-03-22 09:23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愿以深爱 守护“星星”——记2023年“青海好人”王静

青海日报
2024-03-22 09:23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愿以深爱 守护“星星”——记2023年“青海好人”王静

  • 2024-03-22 09:23:08
  • 来源:青海日报
QQ图片20240322061029在学习中的王静。何敏 摄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有人说,快乐是会传染的。这种感觉,在记者第一次拨通王静电话进行采访预约时,深有体会。

  电话那头的王静,声音清朗、语气含笑,快乐轻松的感觉让人的心情也不由地跟着变得轻柔愉快起来。

  之后见面采访,个子不高、衣着简朴的王静始终展现出积极乐观、活泼开朗的状态,让人无法把她跟她的实际年龄联系起来。

  也许,正因为她是这样一个满怀爱心、充满正能量的人,所以才会在自己36岁的人生履历上,记录下这样出彩的一笔:用心守护“来自星星的孩子”,十几年来义务帮助500余名心智障碍儿童接受康复训练,每年举办各项公益活动,呼吁全社会关注、关爱特殊儿童,累计影响50余万人。

  2009年,从四川内江师范学院教育学专业毕业的王静在一家早教机构当老师时,认识了一名患有自闭症的小男孩,在这个两岁多孩子的身上,王静第一次深切感受到,家长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会对特殊状况的孩子的成长和教育造成多大的困扰。

  “家长对自闭症病因存在认知误区,不能‘对症下药’,给予孩子有效陪护和康复锻炼。同时,长期紧张繁重的生活,加上高额的康复费用,也让父母不堪重负。感受着家长和孩子的痛苦与无助,那一刻,我下定决心要走特殊教育这条路,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去帮助更多患有自闭症的儿童。”

  此后3年,王静独自前往北京、成都等地知名机构潜心学习、刻苦钻研,随后在西宁开办康复训练中心。

  最初,康复训练中心只有3个孩子,没钱交房租,只能用爱人的工资垫付。如此艰难,并没有动摇王静从事特殊教育的信念,在她的执着努力和精心陪护引导下,孩子们的状态慢慢好转,康复训练中心的好口碑也在家长中口口相传开来。到2015年,青海彩虹塔心智障碍儿童服务中心正式成立时,已经有十几个患有自闭症的孩子长期跟随在王静和其他老师身边。

  王静的记忆里,有这样一个患有智力障碍和多动症的小男孩,“大概有一年多吧,除了在康复训练中心学习外,其余时间这个孩子一直和我生活在一起。”

  一起生活带来的苦恼就是,孩子会把沐浴乳挤一地、用剃须刀刮眉毛、用水浇坏电脑开关……每一次,王静都是快速处理完问题后,继续笑呵呵地陪伴孩子。刚开始,这个孩子晚上睡觉爱尿床,王静从来不嫌麻烦,而是像孩子的母亲一样,一遍遍耐心地锻炼他自主如厕的能力,晚间每小时定一次闹铃,只要闹铃一响,王静就带孩子起来上卫生间。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孩子培养出了按时如厕的习惯,彻底摆脱了困扰。此外,她还教孩子朗诵古诗、唱儿歌……细致入微的关心和教养,让小男孩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不仅学会了基本生活自理,还能比较顺畅地与他人进行沟通。

  经历并克服了资金匮乏、场所不稳定、教师流失率较高等创业期间的诸多困难,如今,王静和她的伙伴们已经在青海省内成立5个服务点,接收了150多名患有自闭症的学员,其中年龄最小的2岁,最大的37岁。

  日复一日,王静没有停下前行的脚步。

  据不完全统计,心智存在障碍的人士成年后,绝大多数都处于无业状态,因为他们缺乏职业培训,无法正常参与社会工作。这一难题,时刻牵动着王静的心。2021年下半年,她在西宁市注册成立“嫩芽纯夏残疾人辅助就业庇护工场”,目前,这个工场已经吸纳40位残障人士从事纸盒包装等工作。

  “大龄的孩子能在工场学会半成品档案盒、插花、纸盒、LED灯等办公和生活用品的简单制作工艺,靠双手养活自己,我希望他们以后能够越来越多地融入社会。”谈到今后的发展目标,王静眼里充满光芒,脸上写满了希冀。

  患有自闭症的儿童常被称为“来自星星的孩子”。十几年来,承载着社会和特殊孩子家庭的希望,王静倾心守护着这些“折翼天使”。面向未来,她表示,依然愿以深爱,守护每一颗“星星”。

作者 何敏
编辑:李家奕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