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青海各地
【祖国好 家乡美】锦绣共和 邀您同行
作者:马璞馨
发布时间:2024-05-20 08:04:47
编辑:李娜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当你看到辽阔的草原、巍峨的雪山和淳朴的牧羊生活,治愈之感直击内心。相比传统的打卡方式,如今,人们多向往松弛感强的小众旅游。

  小众旅游方式在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有很多,3月份以来,共和县旅游业呈上升趋势,游客不断,共和以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小众旅游热度不断升温和亲民的价格,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为文旅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流量,带来新的生机。

QQ截图20240520071520

  黑马河日出。图片由共和县委宣传部提供

QQ截图20240520071528

  游客在青海湖边喂鸟。摄影:马璞馨

QQ截图20240520071537

  鱼鸟共生的青海湖。摄影:马璞馨

QQ截图20240520071548

  俯瞰青海湖。摄影:马璞馨

  旅游“沉下去” 热度提上来

  与过去“人挤人”的旅游模式相比,今年第二季度,共和县的景点显得更加从容和富有亲和力。记者在倒淌河景区看到,旅游旺季,景区内秩序井然,游客穿着藏族服饰,骑马拍照,感受高原小镇独特的文化魅力。

  倒淌河发源于日月山西侧的察汗草原,全长40公里,是青海湖水系中最小的一支。它自东向西流入青海湖的子湖,河流蜿蜒曲折,河水清澈见底,景色美不胜收。

  倒淌河景区为游客提供300套免费藏族服饰以供体验,还能免费骑马拍照,游客可以尽情感受独特的民族文化,饱览美景,进入沉浸式旅游体验模式。

  倒淌河景区负责人力加介绍,倒淌河景区在交通要道上,距离共和县城只有40分钟、距离青海湖40分钟、距离西宁市只有1个小时路程。景区围绕打造“日月山—倒淌河—青海湖—夏拉草原—恰卜恰—龙羊峡”经典旅游线路,挖掘旅游资源、完善旅游服务设施、丰富拓展旅游业态、推动景区提档升级,为游客提供便捷、舒适、景色美的旅游环境。

  “沉浸式旅游”是共和县旅游业态的新亮点,共和县推出参与感强、互动度高、体验性好的沉浸式文旅项目,地道美食、独特的民族文化、魅力十足的风俗持续火出圈,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打卡。

  共和县文体旅游广电局副局长妥勇说,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旅游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今年以来,共和县旅游市场突破单一化、同质化,向多样化、个性化转变,旅游热度不断高涨。

  旅游新业态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共和县把握旅游日益追求个性化、小众化、舒适感的趋势,乘势而上,助推本地打造的“小众景点”火出圈。黑马河班禅敖包观景点、东格尔观鱼台、恰恰湾沙滩旅游度假村、阿克敦巴九曲里、韵彩山庄等是近年来共和县打造的具有本土特色的“小众旅游”景点和乡村旅游接待点,游客能以最实惠的价格,感受到最美的青海风景。

  妥勇说,在景区旅游资源开发中,共和县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在旅游发展中坚守生态环境保护底线,以保持特色山林湖草风貌为前提,创新开发优质文旅资源,注重游客体验,敢于放手去干,多以服务加分、减少行政干预,让“小众景区”留住天然朴素美的同时,防止同质化发展。

  基础设施成为旅游发展加分项

  良好的基础设施成为共和县发展旅游的加分项,既能为游客提供舒适、安全的旅游,又能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共和县发展带来无限可能。

  旅游热度与舒适的体验感密切相关,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是旅游服务能力的基本保障。2023年,共和县投资1.08亿元新建6个观景点,不断完善相关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和接待水平,为游客带来更好的体验。

  “传统观念里,旅游设施显得无足轻重,殊不知,旅游设施能有效提升景区颜值,为游客提供舒适的旅游体验感。”妥勇说,共和县以解决如厕“小问题”、提升旅游“大文明”为切入点,探索旅游厕所多元功能,推广“以商养厕”模式,将旅游厕所逐步打造成为集购物、咨询、宣传为一体的游客服务点。同时,增设生态停车场和屋顶观景平台等基础设施,农牧民骑马照相增收点等,方便游客停车如厕、休憩,帮助农牧民群众增收。

  在运营模式上,聚焦联农带农作用发挥,共和县坚持“群众增收是关键”的工作主线,积极鼓励农牧民群众热情参与生态旅游发展,最大限度发挥联农带农积极效应,成功实现了由原来的一家一户“单打独斗”到集体经营“抱团发展”的转变,尤其是班禅敖包观景点从2023年运营以来,通过4个村合作社主导经营,专业顾问指导联合模式,实现收入660余万元,得到干部群众的广泛认可。

  为了吸引更多年轻人,共和县创新举办万人“品非遗文化·赏黄河灯会”“龙年就游龙羊峡”、阿克敦巴九曲里“踏青·露营·电音”开园季和首届共舞和谐杯西北五省民族团结篮球邀请赛等活动,加大特色活动推介力度,开展“5·19中国旅游日”“锦绣共和 邀您同行”等沉浸式踩线及推介活动等,吸引年轻人相聚共和,旅游影响力不断提升。

  2023年,共和县累计接待游客572.2万人次,同比增长141.5%,实现旅游收入10.92亿元,同比增长92%。截至2024年4月,全县累计接待游客21人,同比增长53%,实现旅游收入5810.17万元,同比增长50.8%。

  景区多点开花 旅游热度飙升

  共和县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和多样化景点,成为游客更愿意留下来的理由。

  按照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青海湖示范区创建工作要求,共和县新建的黑马河班禅敖包观景点是以“观日”为主题打造的旅游景点,由黑马河镇4个村专业合作社联合成立的青海观日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运营,通过适当布局骑马照相、牦牛帐篷体验点、文创产品售货摊位等旅游业态,让更多农牧民参与旅游经营,共享青海湖生态旅游发展红利。

  而另一边的东格尔观鱼台,沿着数百米的木步道走下去,两旁芳草茂盛,眼前是辽阔的青海湖,还能投喂海鸥和裸鲤(湟鱼),游客体验感十足。

  共和县旅游业态越来越多样化,景区从传统文化中挖掘故事线索,打造独有的集主题性、人文性和娱乐性于一体的场景空间和互动环节,让文化和旅游实现更好的融合。

  妥勇说,一个景区想要一直红火下去,就必须不断创新旅游场景,提升旅游产品附加值,优化旅游环境,挖掘本土文化内涵,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高景区管理水平,打造人性化、智慧化的旅游服务体系,真正实现由内而外的全面升级,不断擦亮特色文化这块金字招牌,为游客创造更优质的游览体验。

推荐阅读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陈刚主持
青海省绿色算力招商引资座谈会召开 吴晓军出席
青海省广泛开展“5·18”国际博物馆日宣传活动
“青超联赛”揭幕战 西宁夏都队战平果洛格萨尔队
“石榴花开在青海”主题征文启事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2023年度媒体社会责任报告
西宁市总工会推出多项服务满足群众就业需求
海南州:举办系列活动迎接"5·18国际博物馆日"
24H热点
快来看!民和百万株牡丹争艳
【乡村振兴在青海】盘活闲置田 播种新希望
【乡村振兴在青海】羊肚菌丰收 各地订单“抢货”
【祖国好 家乡美】梦幻海北 姿态万千
【祖国好 家乡美】格尔木:且以诗意共远方
【祖国好 家乡美】锦绣共和 邀您同行
【祖国好 家乡美】大美青海 秘境热贡
【祖国好 家乡美】三色班玛 文明花开
西宁市总工会推出多项服务满足群众就业需求
海南州政府副州长安木拉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热点图片
青海省各地举办“5·19中国旅游日”活动
青海省各地举办“5·1...
曲麻莱:黑颈鹤“夫妇”高原湿地“育宝”
曲麻莱:黑颈鹤“夫...
“青超”点燃特色非遗“火花”
“青超”点燃特色非...
当激情赛事遇上高原臻品——“青超”联赛场外见闻
当激情赛事遇上高原...
观看青超联赛 感受非遗魅力
观看青超联赛 感受非...
放飞绿茵梦想 共享“青超”精彩——“大美青海·高原足球”超级联赛开幕式侧记
放飞绿茵梦想 共享“...
匠心守护百年传统手工皮艺——“非遗在青海”系列报道之四
匠心守护百年传统手...
“青超”联赛球员风采
“青超”联赛球员风采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祖国好 家乡美】锦绣共和 邀您同行

西海都市报
2024-05-20 08:04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祖国好 家乡美】锦绣共和 邀您同行

西海都市报
2024-05-20 08:04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祖国好 家乡美】锦绣共和 邀您同行

  • 2024-05-20 08:04:47
  • 来源:西海都市报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当你看到辽阔的草原、巍峨的雪山和淳朴的牧羊生活,治愈之感直击内心。相比传统的打卡方式,如今,人们多向往松弛感强的小众旅游。

  小众旅游方式在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有很多,3月份以来,共和县旅游业呈上升趋势,游客不断,共和以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小众旅游热度不断升温和亲民的价格,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为文旅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流量,带来新的生机。

QQ截图20240520071520

  黑马河日出。图片由共和县委宣传部提供

QQ截图20240520071528

  游客在青海湖边喂鸟。摄影:马璞馨

QQ截图20240520071537

  鱼鸟共生的青海湖。摄影:马璞馨

QQ截图20240520071548

  俯瞰青海湖。摄影:马璞馨

  旅游“沉下去” 热度提上来

  与过去“人挤人”的旅游模式相比,今年第二季度,共和县的景点显得更加从容和富有亲和力。记者在倒淌河景区看到,旅游旺季,景区内秩序井然,游客穿着藏族服饰,骑马拍照,感受高原小镇独特的文化魅力。

  倒淌河发源于日月山西侧的察汗草原,全长40公里,是青海湖水系中最小的一支。它自东向西流入青海湖的子湖,河流蜿蜒曲折,河水清澈见底,景色美不胜收。

  倒淌河景区为游客提供300套免费藏族服饰以供体验,还能免费骑马拍照,游客可以尽情感受独特的民族文化,饱览美景,进入沉浸式旅游体验模式。

  倒淌河景区负责人力加介绍,倒淌河景区在交通要道上,距离共和县城只有40分钟、距离青海湖40分钟、距离西宁市只有1个小时路程。景区围绕打造“日月山—倒淌河—青海湖—夏拉草原—恰卜恰—龙羊峡”经典旅游线路,挖掘旅游资源、完善旅游服务设施、丰富拓展旅游业态、推动景区提档升级,为游客提供便捷、舒适、景色美的旅游环境。

  “沉浸式旅游”是共和县旅游业态的新亮点,共和县推出参与感强、互动度高、体验性好的沉浸式文旅项目,地道美食、独特的民族文化、魅力十足的风俗持续火出圈,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打卡。

  共和县文体旅游广电局副局长妥勇说,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旅游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今年以来,共和县旅游市场突破单一化、同质化,向多样化、个性化转变,旅游热度不断高涨。

  旅游新业态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共和县把握旅游日益追求个性化、小众化、舒适感的趋势,乘势而上,助推本地打造的“小众景点”火出圈。黑马河班禅敖包观景点、东格尔观鱼台、恰恰湾沙滩旅游度假村、阿克敦巴九曲里、韵彩山庄等是近年来共和县打造的具有本土特色的“小众旅游”景点和乡村旅游接待点,游客能以最实惠的价格,感受到最美的青海风景。

  妥勇说,在景区旅游资源开发中,共和县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在旅游发展中坚守生态环境保护底线,以保持特色山林湖草风貌为前提,创新开发优质文旅资源,注重游客体验,敢于放手去干,多以服务加分、减少行政干预,让“小众景区”留住天然朴素美的同时,防止同质化发展。

  基础设施成为旅游发展加分项

  良好的基础设施成为共和县发展旅游的加分项,既能为游客提供舒适、安全的旅游,又能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共和县发展带来无限可能。

  旅游热度与舒适的体验感密切相关,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是旅游服务能力的基本保障。2023年,共和县投资1.08亿元新建6个观景点,不断完善相关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和接待水平,为游客带来更好的体验。

  “传统观念里,旅游设施显得无足轻重,殊不知,旅游设施能有效提升景区颜值,为游客提供舒适的旅游体验感。”妥勇说,共和县以解决如厕“小问题”、提升旅游“大文明”为切入点,探索旅游厕所多元功能,推广“以商养厕”模式,将旅游厕所逐步打造成为集购物、咨询、宣传为一体的游客服务点。同时,增设生态停车场和屋顶观景平台等基础设施,农牧民骑马照相增收点等,方便游客停车如厕、休憩,帮助农牧民群众增收。

  在运营模式上,聚焦联农带农作用发挥,共和县坚持“群众增收是关键”的工作主线,积极鼓励农牧民群众热情参与生态旅游发展,最大限度发挥联农带农积极效应,成功实现了由原来的一家一户“单打独斗”到集体经营“抱团发展”的转变,尤其是班禅敖包观景点从2023年运营以来,通过4个村合作社主导经营,专业顾问指导联合模式,实现收入660余万元,得到干部群众的广泛认可。

  为了吸引更多年轻人,共和县创新举办万人“品非遗文化·赏黄河灯会”“龙年就游龙羊峡”、阿克敦巴九曲里“踏青·露营·电音”开园季和首届共舞和谐杯西北五省民族团结篮球邀请赛等活动,加大特色活动推介力度,开展“5·19中国旅游日”“锦绣共和 邀您同行”等沉浸式踩线及推介活动等,吸引年轻人相聚共和,旅游影响力不断提升。

  2023年,共和县累计接待游客572.2万人次,同比增长141.5%,实现旅游收入10.92亿元,同比增长92%。截至2024年4月,全县累计接待游客21人,同比增长53%,实现旅游收入5810.17万元,同比增长50.8%。

  景区多点开花 旅游热度飙升

  共和县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和多样化景点,成为游客更愿意留下来的理由。

  按照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青海湖示范区创建工作要求,共和县新建的黑马河班禅敖包观景点是以“观日”为主题打造的旅游景点,由黑马河镇4个村专业合作社联合成立的青海观日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运营,通过适当布局骑马照相、牦牛帐篷体验点、文创产品售货摊位等旅游业态,让更多农牧民参与旅游经营,共享青海湖生态旅游发展红利。

  而另一边的东格尔观鱼台,沿着数百米的木步道走下去,两旁芳草茂盛,眼前是辽阔的青海湖,还能投喂海鸥和裸鲤(湟鱼),游客体验感十足。

  共和县旅游业态越来越多样化,景区从传统文化中挖掘故事线索,打造独有的集主题性、人文性和娱乐性于一体的场景空间和互动环节,让文化和旅游实现更好的融合。

  妥勇说,一个景区想要一直红火下去,就必须不断创新旅游场景,提升旅游产品附加值,优化旅游环境,挖掘本土文化内涵,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高景区管理水平,打造人性化、智慧化的旅游服务体系,真正实现由内而外的全面升级,不断擦亮特色文化这块金字招牌,为游客创造更优质的游览体验。

作者 马璞馨
编辑:李娜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