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翻开青海省荒漠化土地分布图,在黄河龙羊峡库区南北岸分布着大面积的黄色板块,这便是多年受风沙侵袭的海南藏族自治州沙珠玉—木格滩荒漠化土地。经过无数人的努力,如今这里沙漠蔓延的速度已经得到遏制,展现在眼前的是另一番景象。站在高处,放眼望去,满目皆绿,生机勃勃。
近年来,青海牢记“国之大者”,承担好保护三江源、守护“中华水塔”的重大使命,全力打好“三北”工程三大标志性战役,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战略支撑作用,为科学治沙开辟新途径、打造新样板。
光伏治沙
板上成“蓝海” 板下变“绿洲”
对很多人而言,绿色只是众多色彩里的一种,而对生活在沙区的人来说,绿色是一种馈赠,更是一种财富。
6月初的海南州塔拉滩上绿意渐浓,一大早,当地牧民赶着羊群去放牧。这些羊群前往吃草的地方并不是草场,而是一座现代化的光伏产业园区。
索南卓玛是在园区内放牧的牧民之一,她家有500多只羊,“自从装了光伏板,曾经的戈壁滩变成了绿地,我们每天都会把羊群赶到这里放牧,每天面对绿草,心情也好多了。”
“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是塔拉滩昔日的真实写照。
塔拉滩,曾是青海风沙危害最严重的地带之一。如今,塔拉滩上建起了一座现代化的光伏产业园区。站在瞭望塔上,放眼望去,数不清的光伏板向阳而列,连绵起伏,泛出粼粼波光,闪耀出一片蓝色的“光伏海”,无声地汲取着太阳光,源源不断释放出绿色能源。
2012年,青海在塔拉滩修建我国首个千万千瓦级太阳能发电基地。为防止大风卷起来的砂石损坏光伏板,光伏板下种植了用于防风固沙的草籽。没有预料到的是,日常清洗光伏板的水流至地表,对草地又有一定的滋养作用,光伏板下长出了一片绿油油的草地。
近年来,海南州通过积极探索“光伏+治沙+产业”发展新模式,充分利用塔拉滩占地345平方公里、并网装机1038万千瓦的光伏园区,积极开展人工造林、沙化土地治理及板下草原修复,累计治理园区及周边沙化土地2.78万公顷,建成园区防风林带134公里、416.67公顷。
“借光治沙”的新模式,让光伏成为破解荒漠化治理、生态修复难题的“金钥匙”。
沙珠玉
“绿色接力棒”代代传递
走进海南州共和县沙珠玉乡上卡力岗村,远远就望见一片“绿海”,宛如走进一片林海。
曾经的沙珠玉被当地人称为“风窝窝”“沙窝窝”。海南州林业和草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沙珠玉是典型的高寒荒漠沙化地区,素有“风库”之称,全年8级以上大风天气达到60天左右。从1956年到2000年,沙珠玉地区遭受风沙、干、旱、霜冻等严重的自然灾害就高达十几次。
在沙珠玉治沙历史展览馆有这样一张照片,3棵树傲立在风沙中。这是1952年沙珠玉村村民靳阿布老汉在黄河岸边捡的3棵树苗,在他的精心培育下,3棵树苗茁壮成长,成为了当时沙珠玉一道亮丽的风景。
1958年,以赵文轩为代表的第一代治沙人,每天工作吃住在帐篷里,起早贪黑,开展沙地育苗和治沙造林技术试验,开始了艰难的治沙之路。经过第一代治沙人二十多年的艰苦奋斗,20世纪70年代末,沙珠玉阻沙生态屏障初步建立起来,房前屋后绿起来了,农牧民生活逐步好起来了。
在治沙工作中,跟随父亲的脚步,赵士学一干就是30年。黏土沙障、草方格、乌柳、柠条……这些拗口的名词成了赵士学的“伙伴”。1997年,赵士学的儿子赵雪彬大学毕业后,听从父亲的劝导,放弃留城工作的机会,回到了沙珠玉。
赵雪彬是青海省治沙试验站的职工,也是沙珠玉的第三代治沙人。“这是我祖父奉献青春的地方,我要保护好,去把这个事干好。”
经过六十多年艰苦奋战,如今,沙珠玉54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建成了公益林约17万亩,牢牢把沙漠东进的步伐阻挡在了塔拉滩边缘。
通过无人机俯瞰,由防风固沙林、农田防护林等体系构成的一条长约20公里,最宽处约5公里纺锤形的绿色区域横亘在龙羊峡水库西北侧,实现了“百里防护线,千里尽欢颜”的局面。
木格滩
黄沙减退 绿树成荫
在全国防沙治沙的史册上,从风沙滚滚、寸草不生,到绿树成行、青草成片;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贵南县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十世纪90年代,贵南县沙漠化土地面积达342万亩,其中沙漠面积142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14.2%,集中分布在木格滩和龙羊峡库区南岸及周边地区,沙漠每年以5米至15米的速度向东南肆意扩展蔓延,给境内国、省道及木格滩周边公路的畅通、龙羊峡水电站的安全和周边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威胁,甚至出现了“沙逼人退”的局面。
今年45岁的何克洪,是木格滩防沙治沙的一名工作人员,主要工作是做沙障,即把水稻秆在沙面上做成草方格,主要作用是固定流动沙丘和半流动沙丘。他回忆道,以前风沙肆虐,日常出行困难,更别提放牧了。只有让沙漠变绿洲,这里才有未来。
如今,这里成片的植被绵延不绝,白杨、乌柳、柠条、披碱草等植物牢牢束缚住下面的沙丘,像一面生态屏障守护和润泽着这片土地。
在龙羊峡库区南岸的木格滩沙漠向东南延伸的最前沿,有一条绵延十多公里的流动沙丘,当地人形象地称为黄沙头。
谭明生大学刚毕业就扎进了黄沙头。他说:“干林业的都默默无闻,因为你做的事情,三四十年后才能看到结果。”
谭明生1995年到贵南县林业局,开始从事生态建设和防沙治沙工作。1997年开始参与国家攻关课题,并在黄沙头固定半固定沙丘上试验杨柳深栽造林,取得成功并获大面积推广。在试验成功的基础上连续十年在黄沙头治沙造林,使以前的不毛之地变成了沙漠绿洲。
每年造林时节,当地上万名干部群众穿梭在黄沙头义务植树,为浑黄的沙漠努力增添绿意。“过去的我们是与沙漠争土地、争生存空间,现在是向沙漠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现在局部的生态环境明显好转了,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生存条件也得到了有效改善。”谭明生说。
登上贵南县黄沙头巡护塔,映入眼帘的是成片的绿色。那一缕荒漠中的生态奇迹,现如今,谱成了贵南一代又一代治沙人的绿之曲,在贵南大地上生动传唱。
青海是全国第四大沙区和“三北”工程重点省区,沙化和荒漠化土地总面积3.53亿亩,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33.8%。“十三五”以来,全面建成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12个,封禁保护面积达874万亩,沙化土地年均减少31.8万亩,沙化程度指数从3.17下降到2.94,重点沙区实现了由“沙逼人退”到“绿进沙退”的根本性转变。
“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开展以来,青海片区在全国创新提出‘2+1+12+N’防沙治沙总体布局。截至目前,青海省‘三北’工程区已完成造林37.3万亩,种草2万亩,工程固沙3.7万亩。”省林业和草原局生态修复处处长马建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