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青海各地
【先锋力量】“金黄果”敲开乡村振兴“致富门”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郑思哲 昝玉英
发布时间:2024-06-18 07:55:41
编辑:孔令磊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夏日炎炎、清风徐来,古城隆务青山苍翠,流水潺潺,花开正浓。走进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隆务镇隆务村隆青农畜产品有限公司,车间内机声隆隆,通过一道道工序,一筐筐冻黑的黄果梨摇身一变成为香气扑鼻的“金色果汁”。在飘散着果香的车间里,纷至沓来的订单让大家忙得不亦乐乎。

  “去年,我们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约1.78万元。隆青金黄果饮料加工厂现在月收益达到了4.5万元,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超过50万元收入,有效实现了群众和村集体经济双丰收。”隆务村党支部书记看本才让说起村里的变化倍感自豪。

  隆务村属于纯藏族农业传统村落,之前产业基础薄弱、结构单一,村民收入低、发展后劲不足,是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落后村”。2013年4月,村“两委”瞄准金黄果特色加工业,发动村里的271户村民入股,整合各类资金542万元,流转土地约2.26公顷,建设隆青农畜产品有限公司及相关配套设施,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

  2023年以来,隆务村坚持党建引领,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大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紧紧围绕黄果梨种植加工,创新打造“政府统筹+支部引领+基地生产+合作社带动+企业帮扶+农户发展”的抱团发展模式,变“黄果子”为“金果子”,构建集体增收、企业增效、合作社提质、群众致富的利益联结机制。2023年,村集体经济实现收益55万元,盈利110余万元,带动群众增收2000元左右。

  “以前去外面打工,赚不了多少钱还照顾不了家庭。现在能在家门口的厂里打工,每月收入就能达到2000元以上,心里踏实得很!”69岁的村民李布加拿着刚领到的工资满脸欣喜地说道。

  “作为地方特色农产品龙头企业,我们始终在扩大品牌影响力上持续发力,积极吸纳20余名村民就近就业,带动村民拓宽增收渠道。”隆青农畜产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桑杰先说。

  今年以来,同仁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基层党建“六个一”工作要求,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示范引领带动作用,立足资源禀赋优势,以“一村一品一特色”为主攻方向,持续做强做优农村特色产业,助推村集体经济“握指成拳”,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同仁市隆务镇党委书记夏吾桑杰说:“我们始终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任务,强化党建引领,深挖优势资源,以‘支部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人才育在产业链、农民富在产业链’的机制,持续擦亮村集体经济‘金字招牌’,全面推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奋力蹚出一条具有隆务特色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推荐阅读
全省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衔接动员部署会召开
省政府党组会议和常务会议先后召开 吴晓军主持
西宁市数据局:“一键提交”群众诉求件件有回应
青海黄南公安:锻造过硬铁军
2024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拟推荐人选公示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许可信息
格尔木:护航民营经济“向下扎根、向上生长”
西宁市全方位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促进机制建设
24H热点
防沙治沙“神器”亮相海北
【牢记嘱托 实干笃行】有诉必应马上办 把工作做到...
【洁净青海·绿色算力】西宁市城西区开展数字经济场...
西宁市城中区:车位“不打烊” 错时免费停
【祖国好 家乡美】绿色西宁 展现生态新颜
【牢记嘱托 实干笃行】追“风”逐“日”蓄绿能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青海湟中玉拉村:特色...
【牢记嘱托 实干笃行】刚察的生态样本
【牢记嘱托 实干笃行】青海刚察县果洛藏贡麻村:团...
青海大通县增殖放流投放8000尾花斑裸鲤
热点图片
德令哈市柯鲁柯镇:培育“一村一品” 产业“多点开花”
德令哈市柯鲁柯镇:...
田畴沃野美如画
田畴沃野美如画
黄河岸边上演“速度与激情”——第十八届中国·青海国际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贵德站)见闻
黄河岸边上演“速度...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青海湟中玉拉村:特色种植种出好日子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
【牢记嘱托 实干笃行】作为一名管护员,我深感骄傲!
【牢记嘱托 实干笃行...
【牢记嘱托 实干笃行】水天一色 鱼鸟共生 大湖之美绘就新画卷
【牢记嘱托 实干笃行...
【牢记嘱托 实干笃行】刚察的生态样本
【牢记嘱托 实干笃行...
【牢记嘱托 实干笃行】数说青海湖变化
【牢记嘱托 实干笃行...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先锋力量】“金黄果”敲开乡村振兴“致富门”

青海日报
2024-06-18 07:55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先锋力量】“金黄果”敲开乡村振兴“致富门”

青海日报
2024-06-18 07:55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先锋力量】“金黄果”敲开乡村振兴“致富门”

  • 2024-06-18 07:55:41
  • 来源:青海日报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夏日炎炎、清风徐来,古城隆务青山苍翠,流水潺潺,花开正浓。走进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隆务镇隆务村隆青农畜产品有限公司,车间内机声隆隆,通过一道道工序,一筐筐冻黑的黄果梨摇身一变成为香气扑鼻的“金色果汁”。在飘散着果香的车间里,纷至沓来的订单让大家忙得不亦乐乎。

  “去年,我们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约1.78万元。隆青金黄果饮料加工厂现在月收益达到了4.5万元,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超过50万元收入,有效实现了群众和村集体经济双丰收。”隆务村党支部书记看本才让说起村里的变化倍感自豪。

  隆务村属于纯藏族农业传统村落,之前产业基础薄弱、结构单一,村民收入低、发展后劲不足,是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落后村”。2013年4月,村“两委”瞄准金黄果特色加工业,发动村里的271户村民入股,整合各类资金542万元,流转土地约2.26公顷,建设隆青农畜产品有限公司及相关配套设施,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

  2023年以来,隆务村坚持党建引领,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大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紧紧围绕黄果梨种植加工,创新打造“政府统筹+支部引领+基地生产+合作社带动+企业帮扶+农户发展”的抱团发展模式,变“黄果子”为“金果子”,构建集体增收、企业增效、合作社提质、群众致富的利益联结机制。2023年,村集体经济实现收益55万元,盈利110余万元,带动群众增收2000元左右。

  “以前去外面打工,赚不了多少钱还照顾不了家庭。现在能在家门口的厂里打工,每月收入就能达到2000元以上,心里踏实得很!”69岁的村民李布加拿着刚领到的工资满脸欣喜地说道。

  “作为地方特色农产品龙头企业,我们始终在扩大品牌影响力上持续发力,积极吸纳20余名村民就近就业,带动村民拓宽增收渠道。”隆青农畜产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桑杰先说。

  今年以来,同仁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基层党建“六个一”工作要求,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示范引领带动作用,立足资源禀赋优势,以“一村一品一特色”为主攻方向,持续做强做优农村特色产业,助推村集体经济“握指成拳”,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同仁市隆务镇党委书记夏吾桑杰说:“我们始终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任务,强化党建引领,深挖优势资源,以‘支部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人才育在产业链、农民富在产业链’的机制,持续擦亮村集体经济‘金字招牌’,全面推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奋力蹚出一条具有隆务特色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作者 郑思哲 昝玉英
编辑:孔令磊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