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6月16日,记者走进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现代畜牧科技产业示范园,整齐的畜棚、草料配送区、活畜交易市场以及完善的基础设施,让人眼前一亮。看着全县畜牧业发展步入转型升级快车道,同德县农牧和水利局畜牧兽医站站长林原露出笑容。
牦牛和藏羊是同德县的特色产业,也是畜牧业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近年来,同德县发挥现代畜牧科技产业示范园的带动作用,推动畜牧业进入转型发展的快车道,推动“中国良种牦牛示范县”建设。
养殖经验成熟、见效快、收益好,现代畜牧科技产业示范园以“产业园+公司+合作社+牧户”发展模式推动联合经营,产业园与牧户之间形成利益共同体,互惠互利、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拓宽了当地农户的增收渠道,饲养、防疫、保洁、销售的每个环节,都吸纳了当地群众。
“自从有了现代畜牧科技产业示范园,同德县开展牦牛良种选育、繁殖、推广和牦牛种质资源筛选工作,构建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发展体系,为扩大养殖规模创造了条件。”林原说。
在现代畜牧科技产业示范园的高标准畜棚里,记者看到体态健壮的牦牛。在另一侧的畜棚里,一群小牛犊沿着食槽奔跳、觅食,有些躺卧在阳光下睡懒觉,十分可爱。工作人员进入畜棚观察、记录着牦牛犊的成长情况。
同德县牦牛属纯种的高原牦牛品系,耐高寒、体躯高大、生长速度快,屠宰率和仔畜成活率高,遗传基因稳定。为了提高牦牛品质,同德县建立牦牛良种科研基地,组建高原牦牛品种育种核心群,培育优质牦牛良种,不断替换全县牧户养殖的老旧牦牛品种,推进同德县牦牛良种化、规模化和集约化饲养,缓解草畜矛盾,恢复草场生态,提升畜牧业的核心竞争力。
“我们利用现代的生物技术成果,加强同德牦牛种质资源筛选、保护和创新利用。”林原说,同德县畜牧业良种繁育研究中心以生物技术为主线,主攻同德牦牛良种选育、牦牛细管冻精制作、饲草新品种试验推广。应用细管冻精制作推广牦牛人工授精技术,同德县年完成牦牛人工授精1500头,有效扩大优良纯种畜的数量,加快现有畜群更新换代,提高良种覆盖率。同时,同德县积极与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聘请四川科学研究院、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等科研院所专家,挂牌成立博士工作站、畜牧兽医专家工作站,帮助企业主攻牦牛人工采精、存储、授精技术和动物疫病防控、高效繁育、饲料配方及营养调控、新品种认定等工作,强化科技支撑能力。
“卖羊!卖牦牛”在响亮的吆喝声中,同德县现代畜牧业科技产业园的活畜交易市场逐渐热闹起来,消费者挑选心仪的牦牛、藏羊,问价砍价,热闹非凡。
“自从有了活畜交易市场,我的牛羊随时都能卖出去,这里有专门负责销售的牛羊出售经纪人,价格透明,方便得很!”半天时间,牧民扎西加已卖出去30只羊。
近年来,同德县发挥活畜交易中心作用,联系引进经纪人,收购牧户牛羊,促进牛羊出栏,通过构建“收、检、销”一体化运行体系,为群众提供便利的出栏窗口,有力推动了牛羊出栏力度。2023年,活畜交易中心完成藏羊出栏12万只,占全县年出栏量的50%。
截至目前,同德县现代畜牧业科技产业园建有高标准畜棚9栋,存栏种公牛20头,繁育良种母牛310头,通过科学饲养管理、人工授精技术,牦牛一年一胎率可达70%以上,年产良种牛犊217头。
同德县发挥现代畜牧产业园牛羊养殖带动效益,实现畜牧业养殖、加工、销售为一体化的全产业链,牦牛产业发展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