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图说青海
【再走青藏线——传承弘扬“两路”精神】
在小高陵,与“两棵树”相逢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张洪旭 才贡加
发布时间:2024-08-05 11:19:27
编辑:李家奕
微信截图_20240805063632

报道组成员马振东对小高陵村党总支部委员会第一支部书记王金龙进行采访。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7月24日,晴。

  地点:湟源县和平乡小高陵村

  和平乡小高陵村,坐落在西宁市湟源县日月山下的药水河畔,109国道从这里穿境而过。村口国道两旁,“小高陵排骨面馆”一家挨着一家,旅游大巴、卡车、小轿车停靠在饭馆门前的停车点上,“店小二”热情招呼着每一位进店用餐的旅客。

  沿着一条柏油路盘山而上,行驶大约5公里,便到达小高陵村的后阳坡。环顾四周,丘陵起伏,山形秀美,对面山坡梯田缠腰,沟壑林草郁闭,层层梯田间种下的是油菜花、青稞和小麦,漫山遍野青黄间杂,美不胜收。

微信截图_20240805063644

报道组成员公保安加采访村民李吉玉。 记者 张洪旭 摄

  眼前的美景很难让人与曾经这里的“山穷、地穷、人穷”联系在一起,同行的小高陵党员干部教育基地解说员龙卓玛看出端倪:“没错,这就是当初那个‘春天无雨难下种,夏天洪水遍地冲,秋收打撵一场空,愁吃愁穿难过冬’的小高陵村!”

  龙卓玛娓娓道来,小高陵梯田开垦于1968年,9年间,共修梯田293.3公顷,基本遏制了当时的水土流失,提高了粮食单产。如今,湟源县政府陆续出台多项措施,致力于保护好小高陵梯田,使这里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变,流域内水土流失程度极大减轻、植被覆盖茂密,实现了山绿水清、鸟语花香的良性生态环境。

  采访之初,一个疑问萦绕在记者脑海——在高原,种活一棵树何其难,开垦一座荒山,又需要怎样的信念和精神?随着采访深入,疑问逐渐有了答案。

  新中国成立之初,庄稼广种薄收,小高陵全村200余户近千人口过着“早上汤、中午光、晚上清汤见月光”的日子。为改变窘境,从二十世纪50年代起,村党支部发出号召,不向恶劣自然环境低头,开始垦荒造林、治山治水。

  不承想,1958年夏天,一场不期而至的山洪把热火朝天的小高陵浇了个透心凉——20余万个鱼鳞坑一夜之间被洪水冲毁殆尽。望着天空,村民将心中的无奈与委屈一股脑吼了出来,“天上掉财也不富命穷的人,再别折腾!”“先人弄不成的事,我们能成?牛粪蛋蛋能长出花来?瞎胡整啥!”……

  不信邪的首任村党支部书记陈世元没有泄气,他想起了村里的“两棵树”,这两棵树是老一辈人栽下的,树长在檐下,避风挡雨,冬天的雪水、夏天的雨水顺庙檐流下来,长此以往冲刷形成方形的水平槽,得到了雨水、雪水的灌溉,两棵树生机勃发,百年不枯。

  陈世元一琢磨,只要把雨水、雪水留在山上,蓄在土中就能活树,树能活当然也能长庄稼。从两棵树受到启发,经过反复实践,小高陵人逐步摸索出“分层治山、从上而下治水”的“三板斧”: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山顶,挖水平沟,截流分洪;山坡上挖鱼鳞坑,蓄水植树;在山脚的缓坡地带,修建外高里低的窄式梯田种粮食。

  种树,治坡,修渠道,建水库……村民用“泥腿子”在摸爬滚打中开出了“土药方”,成为高寒干旱山区成功实施规模绿化的鲜活经验,也探索出综合治理浅山生态的科学模式:山顶“戴帽子”,山腰“勒带子”,坑坑洼洼造林子。

  龙卓玛解释,“山顶戴帽子”,就是在山顶和秃岭上栽上耐寒耐旱的灌木,比如黑刺、柠条,治理山顶水土流失;“山腰勒带子”就是修水平梯田,然后在两边种植柳树、杨树,达到蓄水、保持土壤湿度的效果;“坑坑洼洼造林子”就是在村里所有的空闲地带植树造林。

  开垦期间,小高陵的姑娘们自发组织了一支“铁姑娘队”。哪里艰苦、哪里活重,她们就去哪里干,她们甚至喊出了“不改变家乡落后面貌决不出嫁”的豪言壮语。

  聆听她们的故事,报道组成员无不被“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迈所感动。

  采访结束返回村口时,再次注目“两棵树”,它们挺立在那里,默默向行驶在109国道的每一位过客展示着青藏高原的风骨。

推荐阅读
陈刚会见吉尔吉斯斯坦议会友好代表团
陈刚吴晓军“八一”看望慰问驻青部队
守望相助七十载 辉煌成就新果洛
七十载征途如画 新时代奋斗如歌
青海全民阅读推广中心、推广站点拟确定对象公示
青海省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
果洛藏族自治州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在玛沁举行
西宁:着力推动“一表一单 一图一机制”落实
24H热点
【祖国好 家乡美】“守夜人”护航“夜经济”
【文化中国行】感悟首都文化 培养家国情怀 ——记...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驻村第一书记“老杨”...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用高原...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国家公园,我们的家园与...
【乡村振兴在青海】村集体经济有了增收新途径
砥砺奋进七十载 同心谱写新华章 ——果洛藏族自治...
【再走青藏线——传承弘扬“两路”精神】在小高陵...
【牢记嘱托 实干笃行】在热气腾腾中创造新生活
【文化中国行】感悟首都文化 培养家国情怀 ——记...
热点图片
【祖国好 家乡美】“守夜人”护航“夜经济”
【祖国好 家乡美】“...
【文化中国行】感悟首都文化 培养家国情怀 ——记都兰县“度度关爱”研学之旅
【文化中国行】感悟...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驻村第一书记“老杨”的一天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用高原“好水”激活文旅“春水” ——高质量发展区域调研行·海南篇(上)
【新时代 新征程 新...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国家公园,我们的家园与梦想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
【乡村振兴在青海】村集体经济有了增收新途径
【乡村振兴在青海】...
砥砺奋进七十载 同心谱写新华章 ——果洛藏族自治州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侧记
砥砺奋进七十载 同心...
【再走青藏线——传承弘扬“两路”精神】在小高陵,与“两棵树”相逢
【再走青藏线——传...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再走青藏线——传承弘扬“两路”精神】
在小高陵,与“两棵树”相逢

青海日报
2024-08-05 11:19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再走青藏线——传承弘扬“两路”精神】
在小高陵,与“两棵树”相逢

青海日报
2024-08-05 11:19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再走青藏线——传承弘扬“两路”精神】
在小高陵,与“两棵树”相逢

  • 2024-08-05 11:19:27
  • 来源:青海日报
微信截图_20240805063632

报道组成员马振东对小高陵村党总支部委员会第一支部书记王金龙进行采访。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7月24日,晴。

  地点:湟源县和平乡小高陵村

  和平乡小高陵村,坐落在西宁市湟源县日月山下的药水河畔,109国道从这里穿境而过。村口国道两旁,“小高陵排骨面馆”一家挨着一家,旅游大巴、卡车、小轿车停靠在饭馆门前的停车点上,“店小二”热情招呼着每一位进店用餐的旅客。

  沿着一条柏油路盘山而上,行驶大约5公里,便到达小高陵村的后阳坡。环顾四周,丘陵起伏,山形秀美,对面山坡梯田缠腰,沟壑林草郁闭,层层梯田间种下的是油菜花、青稞和小麦,漫山遍野青黄间杂,美不胜收。

微信截图_20240805063644

报道组成员公保安加采访村民李吉玉。 记者 张洪旭 摄

  眼前的美景很难让人与曾经这里的“山穷、地穷、人穷”联系在一起,同行的小高陵党员干部教育基地解说员龙卓玛看出端倪:“没错,这就是当初那个‘春天无雨难下种,夏天洪水遍地冲,秋收打撵一场空,愁吃愁穿难过冬’的小高陵村!”

  龙卓玛娓娓道来,小高陵梯田开垦于1968年,9年间,共修梯田293.3公顷,基本遏制了当时的水土流失,提高了粮食单产。如今,湟源县政府陆续出台多项措施,致力于保护好小高陵梯田,使这里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变,流域内水土流失程度极大减轻、植被覆盖茂密,实现了山绿水清、鸟语花香的良性生态环境。

  采访之初,一个疑问萦绕在记者脑海——在高原,种活一棵树何其难,开垦一座荒山,又需要怎样的信念和精神?随着采访深入,疑问逐渐有了答案。

  新中国成立之初,庄稼广种薄收,小高陵全村200余户近千人口过着“早上汤、中午光、晚上清汤见月光”的日子。为改变窘境,从二十世纪50年代起,村党支部发出号召,不向恶劣自然环境低头,开始垦荒造林、治山治水。

  不承想,1958年夏天,一场不期而至的山洪把热火朝天的小高陵浇了个透心凉——20余万个鱼鳞坑一夜之间被洪水冲毁殆尽。望着天空,村民将心中的无奈与委屈一股脑吼了出来,“天上掉财也不富命穷的人,再别折腾!”“先人弄不成的事,我们能成?牛粪蛋蛋能长出花来?瞎胡整啥!”……

  不信邪的首任村党支部书记陈世元没有泄气,他想起了村里的“两棵树”,这两棵树是老一辈人栽下的,树长在檐下,避风挡雨,冬天的雪水、夏天的雨水顺庙檐流下来,长此以往冲刷形成方形的水平槽,得到了雨水、雪水的灌溉,两棵树生机勃发,百年不枯。

  陈世元一琢磨,只要把雨水、雪水留在山上,蓄在土中就能活树,树能活当然也能长庄稼。从两棵树受到启发,经过反复实践,小高陵人逐步摸索出“分层治山、从上而下治水”的“三板斧”: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山顶,挖水平沟,截流分洪;山坡上挖鱼鳞坑,蓄水植树;在山脚的缓坡地带,修建外高里低的窄式梯田种粮食。

  种树,治坡,修渠道,建水库……村民用“泥腿子”在摸爬滚打中开出了“土药方”,成为高寒干旱山区成功实施规模绿化的鲜活经验,也探索出综合治理浅山生态的科学模式:山顶“戴帽子”,山腰“勒带子”,坑坑洼洼造林子。

  龙卓玛解释,“山顶戴帽子”,就是在山顶和秃岭上栽上耐寒耐旱的灌木,比如黑刺、柠条,治理山顶水土流失;“山腰勒带子”就是修水平梯田,然后在两边种植柳树、杨树,达到蓄水、保持土壤湿度的效果;“坑坑洼洼造林子”就是在村里所有的空闲地带植树造林。

  开垦期间,小高陵的姑娘们自发组织了一支“铁姑娘队”。哪里艰苦、哪里活重,她们就去哪里干,她们甚至喊出了“不改变家乡落后面貌决不出嫁”的豪言壮语。

  聆听她们的故事,报道组成员无不被“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迈所感动。

  采访结束返回村口时,再次注目“两棵树”,它们挺立在那里,默默向行驶在109国道的每一位过客展示着青藏高原的风骨。

作者 张洪旭 才贡加
编辑:李家奕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