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图说青海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推动荒漠化防治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一份承诺 半生守候
——记全国防沙治沙先进个人赵雪彬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何敏
发布时间:2024-01-03 08:56:02
编辑:赵婕

赵雪彬(右一)在林地工作。本人供图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妻子更藏措说:“他是一个不善言辞、踏实肯干、自己再苦再累也不愿给别人说的人,一起生活二十多年,我很安心。”

  同事杨国民说:“他是一个谦虚好学、为人处世谨言慎行的人,治沙试验站有他,我们放心。”

  他自己说:“我是一个很普通的人,没干什么了不起的大事,只是在单位领导同事和家人的支持下做了自己分内的工作……”

  他是谁?他就是全国防沙治沙先进个人、青海省治沙试验站高级工程师赵雪彬。

  去年12月初的一天,当记者见到好不容易从繁忙工作中抽出点空闲时间的赵雪彬时,他的言行再一次“印证”了上述评价:低调、务实、内敛。言语中没有华丽的辞藻,甚至都不记得工作二十多年来自己有过什么感人的事迹,唯一让赵雪彬记忆深刻的,就是一份传承了三代人的选择和承诺,那就是为沙珠玉的治沙事业奉献所有。

  “这是我祖辈和父辈努力了大半生的事业,不能在我这里中断了,最起码得有人去接着把这个事干好。”

  时光回溯。

  那是1997年,还不满20岁的赵雪彬中专毕业后,听从父亲的教导,放弃留城工作的机会,回到风沙漫天的沙珠玉。

  位于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的沙珠玉乡,素有“风库”之称,“有风沙尘漫天,无风沙丘遍地”是对过去这里生态环境的真实写照,风沙所到之处,公路被堵塞,院墙和房屋被埋没,良田被覆盖,对当地老百姓生活影响很大。

  来到沙珠玉后,学畜牧专业的赵雪彬开始学习治沙造林技术。困难肯定不少,生活条件艰苦、工作环境恶劣,风沙雨雪袭来的时候,别人都躲在温暖的室内,但治沙人却必须要去室外工作,到风沙最大的沙丘顶上测风速,到雨雪最肆虐的地点记录数据。

  那一年,当地起了沙尘暴,室外昏天黑地、天气十分寒冷,赵雪彬跟着父亲和其他技术人员,互相搀扶着艰难地爬上最高的沙丘,举着风速杯测量数据。半个多小时后,当大家完成工作任务时,赵雪彬才发现自己的手脚已经冻得僵硬,连路都走不稳,沙粒早已钻满他的头发和口鼻中。此后好几天,吃饭时他还能感觉到嘴里有沙子。

  因为从小耳濡目染,再加上勤奋好学,几年后的赵雪彬,不仅熟练掌握了防沙治沙技术,并以单位业务骨干的身份,承担起了荒漠化防治试验研究、治沙造林、荒漠化监测等工作。

  长期在野外工作,赵雪彬不仅要克服工作条件艰苦等难题,有时难免还会遭遇生命危险。

  十多年前的一天,天刚蒙蒙亮,赵雪彬就和两个同事前往试验林地开展工作。三个人走了很久,爬上距离驻地很远的一处沙丘,正准备继续往前赶,却突然发现对面沙丘上蹲着一匹野狼。要说当时一点都不害怕,那是假的,但赵雪彬既不敢跑也不敢动,只能暗暗攥紧手里的铁锹。

  就这样,双方对峙了将近一个小时后,那匹野狼终于转头跑了。后来,赵雪彬他们在沙丘后面发现还有另外一匹狼的足迹,回想起刚刚遭遇了两匹野狼,赵雪彬心里一阵后怕。

  在克服工作中遇到的艰难困苦的同时,赵雪彬坚持不断学习,提高个人学历水平和专业知识,致力于用先进的技术理念和现代化的装备科学防沙治沙。

  在沙珠玉防沙治沙的26年里,赵雪彬先后参加了国家“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各1项,参与国家林草局行业专项项目3项,参与编写专著2部,并荣获“青海省‘十一五’建功立业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最重要的是,赵雪彬在工作中通过加强与全国各高校、科研院所交流合作,开展了各类国家科技攻关和综合试验技术研究等科研项目,为我省高寒旱区荒漠化防治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荒漠化防治技术模式。

  “2018年以来,我们积极开展治沙新材料试验研究,利用小麦、青稞、燕麦、披碱草等生物材料开展活沙障设置试验。现在,四种生物沙障当年成活率可达到95%,起到良好的固沙作用。”赵雪彬说。

  如今,绵延几公里的流动沙丘已经被治理,樟子松长成了参天大树,青杨已郁郁葱葱,与其周边的柽柳、沙柳、沙蒿等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封沙育林草区、固沙试验区、农田防护林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沙珠玉,由原来的“不毛之地”真正变成了“沙漠绿洲”。

  赵雪彬倾尽半生,践行着自己的诺言,也守护着大美青海的一方山水。

推荐阅读
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建设专题调度会召开
全省机构改革工作推进会议召开
青海震区所有中小学全面实现线下复课复学
2023年青海省消协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31.2万元
青海青新网络传媒有限公司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告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登记告知书
在“双创”星空中绽放“海西光彩”
元旦假期西宁11家企业实现销售额4076.82万元
24H热点
【平安建设在身边】一线“枫”警筑起辖区平安堡垒...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行时...
【众志成城 抗震救灾】在坚强中成长 在感恩中奋进...
冰雪游让青海冷资源变成热经济
走进海西州创业孵化基地——在“双创”星空中绽放...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中国强度”的“神”速...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推动荒漠化防治 筑牢生态...
【回眸2023】在西宁就业,“饭碗”稳人心暖
青海湖畔500余只大天鹅“舞翩跹”
【2023,我们这样走过】青海:千方百计稳住最大的民生
热点图片
【平安建设在身边】一线“枫”警筑起辖区平安堡垒——“枫桥经验”在青海系列报道⑥
【平安建设在身边】...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行时】使命的分量——记都兰县香日德镇新源村驻村第一书记严煜坤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
【众志成城 抗震救灾】在坚强中成长 在感恩中奋进——青海震区中小学全面恢复线下复课复学首日见闻
【众志成城 抗震救灾...
冰雪游让青海冷资源变成热经济
冰雪游让青海冷资源...
走进海西州创业孵化基地——在“双创”星空中绽放“海西光彩”
走进海西州创业孵化...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中国强度”的“神”速发展——“走进西宁开发区看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之九
【新时代 新征程 新...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推动荒漠化防治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一份承诺 半生守候——记全国防沙治沙先进个人赵雪彬
【新时代 新征程 新...
【回眸2023】在西宁就业,“饭碗”稳人心暖
【回眸2023】在西宁...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推动荒漠化防治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一份承诺 半生守候
——记全国防沙治沙先进个人赵雪彬

青海日报
2024-01-03 08:56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推动荒漠化防治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一份承诺 半生守候
——记全国防沙治沙先进个人赵雪彬

青海日报
2024-01-03 08:56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推动荒漠化防治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一份承诺 半生守候
——记全国防沙治沙先进个人赵雪彬

  • 2024-01-03 08:56:02
  • 来源:青海日报

赵雪彬(右一)在林地工作。本人供图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妻子更藏措说:“他是一个不善言辞、踏实肯干、自己再苦再累也不愿给别人说的人,一起生活二十多年,我很安心。”

  同事杨国民说:“他是一个谦虚好学、为人处世谨言慎行的人,治沙试验站有他,我们放心。”

  他自己说:“我是一个很普通的人,没干什么了不起的大事,只是在单位领导同事和家人的支持下做了自己分内的工作……”

  他是谁?他就是全国防沙治沙先进个人、青海省治沙试验站高级工程师赵雪彬。

  去年12月初的一天,当记者见到好不容易从繁忙工作中抽出点空闲时间的赵雪彬时,他的言行再一次“印证”了上述评价:低调、务实、内敛。言语中没有华丽的辞藻,甚至都不记得工作二十多年来自己有过什么感人的事迹,唯一让赵雪彬记忆深刻的,就是一份传承了三代人的选择和承诺,那就是为沙珠玉的治沙事业奉献所有。

  “这是我祖辈和父辈努力了大半生的事业,不能在我这里中断了,最起码得有人去接着把这个事干好。”

  时光回溯。

  那是1997年,还不满20岁的赵雪彬中专毕业后,听从父亲的教导,放弃留城工作的机会,回到风沙漫天的沙珠玉。

  位于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的沙珠玉乡,素有“风库”之称,“有风沙尘漫天,无风沙丘遍地”是对过去这里生态环境的真实写照,风沙所到之处,公路被堵塞,院墙和房屋被埋没,良田被覆盖,对当地老百姓生活影响很大。

  来到沙珠玉后,学畜牧专业的赵雪彬开始学习治沙造林技术。困难肯定不少,生活条件艰苦、工作环境恶劣,风沙雨雪袭来的时候,别人都躲在温暖的室内,但治沙人却必须要去室外工作,到风沙最大的沙丘顶上测风速,到雨雪最肆虐的地点记录数据。

  那一年,当地起了沙尘暴,室外昏天黑地、天气十分寒冷,赵雪彬跟着父亲和其他技术人员,互相搀扶着艰难地爬上最高的沙丘,举着风速杯测量数据。半个多小时后,当大家完成工作任务时,赵雪彬才发现自己的手脚已经冻得僵硬,连路都走不稳,沙粒早已钻满他的头发和口鼻中。此后好几天,吃饭时他还能感觉到嘴里有沙子。

  因为从小耳濡目染,再加上勤奋好学,几年后的赵雪彬,不仅熟练掌握了防沙治沙技术,并以单位业务骨干的身份,承担起了荒漠化防治试验研究、治沙造林、荒漠化监测等工作。

  长期在野外工作,赵雪彬不仅要克服工作条件艰苦等难题,有时难免还会遭遇生命危险。

  十多年前的一天,天刚蒙蒙亮,赵雪彬就和两个同事前往试验林地开展工作。三个人走了很久,爬上距离驻地很远的一处沙丘,正准备继续往前赶,却突然发现对面沙丘上蹲着一匹野狼。要说当时一点都不害怕,那是假的,但赵雪彬既不敢跑也不敢动,只能暗暗攥紧手里的铁锹。

  就这样,双方对峙了将近一个小时后,那匹野狼终于转头跑了。后来,赵雪彬他们在沙丘后面发现还有另外一匹狼的足迹,回想起刚刚遭遇了两匹野狼,赵雪彬心里一阵后怕。

  在克服工作中遇到的艰难困苦的同时,赵雪彬坚持不断学习,提高个人学历水平和专业知识,致力于用先进的技术理念和现代化的装备科学防沙治沙。

  在沙珠玉防沙治沙的26年里,赵雪彬先后参加了国家“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各1项,参与国家林草局行业专项项目3项,参与编写专著2部,并荣获“青海省‘十一五’建功立业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最重要的是,赵雪彬在工作中通过加强与全国各高校、科研院所交流合作,开展了各类国家科技攻关和综合试验技术研究等科研项目,为我省高寒旱区荒漠化防治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荒漠化防治技术模式。

  “2018年以来,我们积极开展治沙新材料试验研究,利用小麦、青稞、燕麦、披碱草等生物材料开展活沙障设置试验。现在,四种生物沙障当年成活率可达到95%,起到良好的固沙作用。”赵雪彬说。

  如今,绵延几公里的流动沙丘已经被治理,樟子松长成了参天大树,青杨已郁郁葱葱,与其周边的柽柳、沙柳、沙蒿等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封沙育林草区、固沙试验区、农田防护林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沙珠玉,由原来的“不毛之地”真正变成了“沙漠绿洲”。

  赵雪彬倾尽半生,践行着自己的诺言,也守护着大美青海的一方山水。

作者 何敏
编辑:赵婕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