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图说青海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青海,开启一场传统铝业之“变”
——西宁开发区高质量发展一线观察之四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1-17 08:33:00
编辑:张小千
鸟瞰百河铝业企业空地安装光伏面板。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电解铝是青海的传统产业、优势产业,同时也是高耗能产业。几十年的产业发展路,每一步的前行无不在否定中进化,产能过剩、利润倒挂、市场难寻……特别是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激烈竞争,迫使电解铝企业面临生存危机。

  近年来,随着供给侧改革+“双碳”目标的推进,国内电解铝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能否抓住机遇,看的是能否破除病灶!

  “我国电解铝市场,产能过剩时成品铝‘白菜价’,难求生;价格‘飙升’时,工业梯级电价,产得多,交(电费)得多,利润薄……这是青海电解铝企业对目前产业现状的分析。

  在青海电解铝产业如何克服发展短板,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科技创新,能否给予产业新发展?青海新能源等优势产业集群化发展能否提供电解铝企业新机遇?

  2023年底,记者走进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探访一场高原传统铝业之“变”……

百河铝业电解车间。才贡加 摄

  铝业变革之重塑“能源链”

  不久前,记者来到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西宁开发区)甘河工业园区青海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百河铝业有限责任公司,企业厂区目光所及的空地、楼顶、车棚均铺设了光伏面板,只见电站工作人员正在进行专业运维,一瞬间仿佛置身于海南藏族自治州塔拉滩光伏海洋中。

  在一个180公顷的标准厂房里,一根高压线实现了光伏面板“绿电”到电解槽的快速“直达”。

  “15栋厂房屋顶、2块空地、2个停车场车棚共19.44万平方米,建设18.3兆瓦分布式光伏项目,设计年均发电量约2400万千瓦时,每年可实现减排二氧化碳1.6万吨。”百河铝业公司生产管理部主任谷中军介绍企业光伏自发电情况。

  电解铝行业是传统高耗能产业,在青海特别是在省会西宁的发展由来已久。过去“中”字头、“国”字头电解铝企业因为青海低电价“红利”纷纷落地。但现在,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碳关税”的征收在即及青海全面贯彻“三个最大”省情定位,高耗能企业不得不走向转型。

  “推动全产业链从高耗能到高节能,不是‘想不想’而是‘必须干’。”谷中军说,梯度电价的逐步攀升,让企业算清了能耗账,转型发展迫在眉睫。

  作为青海电解铝企业代表的百河铝业公司结合地理优势和企业特点,积极探索“铝业+光伏”新模式,持续提升绿色用能水平,为扩大绿电制造比例迈出实质性步伐。据统计,从2023年1月到11月,“绿电”使用量已占到企业所有用电量的61%,截至11月底,可实现吨铝节约单耗33千瓦时电。

  既要做好碳排放的“减法”,也要做好扩绿的“加法”。

  除了光伏赋能,百河铝业公司一方面全力推进电解槽燃气焙烧、全石墨化(石墨质)阴极电解槽技术探索实践,为后续推广最优节能技术提供可靠依据。另一方面完成新鲜氧化铝以自重为动力,实现溜槽输送项目,提升氧化铝输送效率,降低空压机动力电耗,如期实现年节约电量2063万千瓦时的目标。同时,大力实施混合炉天然气加热方式技改,降低混合炉加热电耗,并利用开槽阳极导电性能高、气泡电阻小的优点,加快开槽阳极试验与推广工作。

  通过一项项精准高效的举措,煤电“黑铝”实现了向绿色、低能耗锻造“绿铝”的转变。百河铝业公司也正是因为这一优势,企业上海期货交易品牌“BHL”牌电解铝美誉度和影响力显著提升,连续四年荣获青海省电解铝行业能效“领跑者”称号。

  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园区一直以来把产业绿色转型升级作为重中之重,加快培育壮大绿色低碳产业,扎实推进铝业高质量发展,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塑造青海铝业新的市场竞争力。

黄河鑫业公司建设厂区分布式光伏。企业提供

  铝业变革之升级“产业链”

  2023年12月4日,位于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甘河工业园区的黄河鑫业有限公司铝产品创新中心主任顾炳林站在企业办公大楼的屋顶,指着眼前企业办公楼、宿舍、厂房等建筑顶部告诉记者:“此时此刻,目光所及的建筑物顶端,利用屋顶闲置资源,安装了光伏组件,全厂已累计并网20兆瓦,生产‘绿电’自发自用。不过,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所有光伏面板支架、铝合金电缆都是我们自产,当然,一方面是展示我们的产品,另一方面也是检验每个新产品的质量。”

  黄河鑫业有限公司是国家电投黄河公司全资子公司,作为青海本土企业,在西宁开发区的全力助推下,打破单一铝液与铝锭的生产,借力新能源和新基建发展机遇,延长产业链,找到突破口,开展铝合金支架、电缆、逆变器、铝合金网围栏等铝产品研发与销售。“对比热镀锌钢支架,铝合金支架不需要后期防腐维护,面对光伏项目室外各种恶劣环境,防腐性能非常优越。铝合金支架无焊接、成品轻便、安装简易,仅施工成本同比钢支架每兆瓦可降低费用0.8万元。铝合金加工的原材料主要为电解铝锭,废铝支架回收的价值为铝锭价值的80%以上,有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具有升值空间,产品折旧残值高,具备可再生、循环利用的优势……”说起铝业+新能源发展的好处,顾炳林如数家珍。

  当然,酒香不怕巷子深,好的产品必定会被市场认可。目前,鑫业公司在具备电站设备全产业链供应业绩及能力的基础上,和西北电力勘察设计院、吉林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国际电力投资有限公司、国家电投陕西分公司等单位建立合作关系。截至目前,鑫业公司“铝业+新能源”发展累计完成销售59.23亿元,实现利润超过5亿元,累计完成销售光伏支架8.02GW,铝合金电缆6.1万公里,逆变器23065台,逆变器集成平台1330台。

  好的发展路子永远都是闯出来的。“发展受困时等来的只有绝望,转变思想,才能闯出新天地。”回忆电解铝行业身处逆境时的状况,顾炳林说。

  2020年,鑫业公司承担了世界首个清洁能源大通道——“青豫直流”特高压项目光伏项目中636MW平单轴跟踪支架及部分固定支架的供货任务;疫情期间,首次在国内加工并制造了409台组串式逆变器集成平台……

  从单一产品到各种可调支架、逆变器集成平台、储能ODM、铝合金电缆等25种的铝多品种产品矩阵,市场拓展从黄河公司、国家电投系统内走向全国,打造了“黄河铝”“清洁黄河鑫业”“黄河创鑫”等有竞争力的清洁能源产品品牌,鑫业公司在绿色高质量发展赶考路上跑出了传统铝转型的新路径。

黄河鑫业数字化工厂,中控大屏幕。才贡加 摄

  铝业变革之打通“数字链”

  不论什么行业,赢得转型发展的主动权,需技术赋能。然而就电解铝行业来说,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实现了产业“经验化”到“标准化”的转变。

  2023年12月4日,在鑫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信息集中调度监控室记者看到,通过一面数控大屏可以实时查看电解分厂6个烟气净化、6个超浓相输送、氧化铝浓相输送、一系列、二系列槽控机实时数据,熔铸分厂废水处理站与铸造循环水系统实时数据,而且实现了和现有监控系统画面的衔接互联,可以准确掌握作业人员的状态和行为、生产和设备运行等情况。

  鑫业公司科委会副主任师赵汉民介绍:“该数控平台实现了公司级、分厂级生产数据信息集中采集、统计、显示,可以实时掌握了解工艺管控流程实时状态,同时实现安全生产可视化精准管理,促进了铝电解生产自动化、数字化水平的提升。”

  西宁开发区负责人表示,对于园区企业降本增效、循环发展的目标,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是落地“施工图”的关键一招。

  “炭素焙烧炉大修及升级改造”是鑫业公司自投产以来投入最大的改造项目,焙烧实现了自动远程调温、报警,改变了传统生产模式,对降低能耗物耗,提高产品产量、质量,降低制造成本,提升智能制造水平有着重要意义。炭素焙烧生产主管李效锋说:“技改后,炭块吨块交流电单耗较公司月度指标降低11.2%,炭块吨块天然气单耗较公司月度指标降低12.5%。下一步,将对所有天车进行无人驾驶技术改造,改造成功后可进一步提升劳动生产率和自动化水平,为打造‘黑灯工厂’打下坚实基础。”

  智能制造是工业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今,鑫业公司逐步把生产自动化、设备智能化、大数据分析等新技术运用到车间,实现生产可视化、过程化、精细化管理,达到本质安全、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从实践来看,顺势而为、锐意创新,生产管理的数智化,让减碳效果可计算、可追溯、可评估,既为传统产业高效转型升级注入动能,也为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夯实底座。

  我省数字化领域专家表示,工业自动化与智能化是传统电解铝行业向世界领先水平迈进的一大战略需求,就青海而言电解铝企业的发展方向已转向了综合性能与智能化的提高,当然,实现管控、决策、物流等全面智能化之路任重道远。

  回看以西宁开发区电解铝企业为代表的青海电解铝行业转型路,足以证明:传统铝业之变,靠的是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理念的指引,靠的是数智化生产管理模式的支撑,更靠的是放大资源循环利用的价值。

黄河鑫业数字工厂一角。才贡加 摄

  手记:铝业之“变”为青海有色行业探路领航

  青海铝业之“变”靠的是什么?

  位于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甘河工业园区的两家电解铝百亿企业给出了答案——产业转型需要克服发展短板,需要循环可持续,需要科技助推,需要延长产业链条,需要抓住发展的新机遇。

  电解铝是传统高耗能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不仅用电量大,而且人员密度高、工作强度大。过去,西宁开发区的一众电解铝企业为全省工业经济提供了长久且重要支撑,但是,随着现代产业体系的推进,西宁开发区也开启了转型,这其中,最先“动刀”的就是电解铝企业。

  因为,电解铝传统生产方式造成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并且高速发展已造成产能过剩。此外,青海铝企业打人海战,铝生产以经验为主,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产品明显失去了竞争力。

  正是看到了这一点,西宁开发区助推园区企业加快转型,打通“供应链”、重塑“能源链”、升级“产业链”、赋能“创新链”,并且对标“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让煤电“黑铝”实现向绿色、低能耗锻造“绿铝”的转变。

  一次次寻路突围,一遍遍自我革新,一项项精准高效举措,以黄河鑫业和百河铝业为代表的电解铝企业实现了智能化工厂的高效运行,实现了铝产业链的全面布局、实现了降本增效的高效推进。

  当然,西宁开发区与各电解铝企业间的携手同行、先行先试也为整个青海铝产业发展探明了前路,总结了经验:传统铝业之变,要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理念的指引,靠智能化生产管理模式的支撑,靠放大资源循环利用的价值。此外,处理好理念与行动的关系,坚持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树立全产业链思维,才会让电解铝行业高质量转型的新“铝”程勇往直前。

  如今,青海电解铝企业已探索实现了光伏面板到电解槽的“绿电”直达,逐步实现了智能化无人工厂的高效运转,开启了减排、少排到不排的探索,实现了电解铝液到光伏支、逆变器、铝合金电缆成品的全产业链发展……

  变革还在路上,青海电解铝产业的优势,还将持续续写!

推荐阅读
中共青海省委十四届五次全体会议召开
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召开
政务服务“小窗口” 优化营商“大环境”
青海省开展“两节”专项安全防范检查
青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十三号)
青海青新网络传媒有限公司招聘(编辑岗)笔试公告
西宁市百名青年干部开展“双看”活动
西宁50家优质企业力推特色产品“进港”
24H热点
【迎接全省两会】在高质量发展中乐享高品质生活
青海,缔结自然精粹的美丽家园
青海省实现植物新品种授权“零”突破
“把服务和岗位送到受灾群众家门口”——民和抗震...
青海海北:6大类41种名优产品亮相北京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青海,...
手工坊让她们“织”梦成“金”
【迎接全省两会】用实干“民生画笔”绘就幸福图景
西宁市城北区毛胜寺社区:32座充电桩便利新能源车充电
青海省专家人才力促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
热点图片
【迎接全省两会】在高质量发展中乐享高品质生活
【迎接全省两会】在...
青海,缔结自然精粹的美丽家园
青海,缔结自然精粹...
青海省实现植物新品种授权“零”突破
青海省实现植物新品...
“把服务和岗位送到受灾群众家门口”——民和抗震救灾就业援助专场招聘会见闻
“把服务和岗位送到...
青海海北:6大类41种名优产品亮相北京
青海海北:6大类41种...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青海,开启一场传统铝业之“变”——西宁开发区高质量发展一线观察之四
【新时代 新征程 新...
手工坊让她们“织”梦成“金”
手工坊让她们“织”...
【迎接全省两会】用实干“民生画笔”绘就幸福图景
【迎接全省两会】用...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青海,开启一场传统铝业之“变”
——西宁开发区高质量发展一线观察之四

青海日报
2024-01-17 08:33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青海,开启一场传统铝业之“变”
——西宁开发区高质量发展一线观察之四

青海日报
2024-01-17 08:33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青海,开启一场传统铝业之“变”
——西宁开发区高质量发展一线观察之四

  • 2024-01-17 08:33:00
  • 来源:青海日报
鸟瞰百河铝业企业空地安装光伏面板。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电解铝是青海的传统产业、优势产业,同时也是高耗能产业。几十年的产业发展路,每一步的前行无不在否定中进化,产能过剩、利润倒挂、市场难寻……特别是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激烈竞争,迫使电解铝企业面临生存危机。

  近年来,随着供给侧改革+“双碳”目标的推进,国内电解铝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能否抓住机遇,看的是能否破除病灶!

  “我国电解铝市场,产能过剩时成品铝‘白菜价’,难求生;价格‘飙升’时,工业梯级电价,产得多,交(电费)得多,利润薄……这是青海电解铝企业对目前产业现状的分析。

  在青海电解铝产业如何克服发展短板,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科技创新,能否给予产业新发展?青海新能源等优势产业集群化发展能否提供电解铝企业新机遇?

  2023年底,记者走进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探访一场高原传统铝业之“变”……

百河铝业电解车间。才贡加 摄

  铝业变革之重塑“能源链”

  不久前,记者来到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西宁开发区)甘河工业园区青海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百河铝业有限责任公司,企业厂区目光所及的空地、楼顶、车棚均铺设了光伏面板,只见电站工作人员正在进行专业运维,一瞬间仿佛置身于海南藏族自治州塔拉滩光伏海洋中。

  在一个180公顷的标准厂房里,一根高压线实现了光伏面板“绿电”到电解槽的快速“直达”。

  “15栋厂房屋顶、2块空地、2个停车场车棚共19.44万平方米,建设18.3兆瓦分布式光伏项目,设计年均发电量约2400万千瓦时,每年可实现减排二氧化碳1.6万吨。”百河铝业公司生产管理部主任谷中军介绍企业光伏自发电情况。

  电解铝行业是传统高耗能产业,在青海特别是在省会西宁的发展由来已久。过去“中”字头、“国”字头电解铝企业因为青海低电价“红利”纷纷落地。但现在,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碳关税”的征收在即及青海全面贯彻“三个最大”省情定位,高耗能企业不得不走向转型。

  “推动全产业链从高耗能到高节能,不是‘想不想’而是‘必须干’。”谷中军说,梯度电价的逐步攀升,让企业算清了能耗账,转型发展迫在眉睫。

  作为青海电解铝企业代表的百河铝业公司结合地理优势和企业特点,积极探索“铝业+光伏”新模式,持续提升绿色用能水平,为扩大绿电制造比例迈出实质性步伐。据统计,从2023年1月到11月,“绿电”使用量已占到企业所有用电量的61%,截至11月底,可实现吨铝节约单耗33千瓦时电。

  既要做好碳排放的“减法”,也要做好扩绿的“加法”。

  除了光伏赋能,百河铝业公司一方面全力推进电解槽燃气焙烧、全石墨化(石墨质)阴极电解槽技术探索实践,为后续推广最优节能技术提供可靠依据。另一方面完成新鲜氧化铝以自重为动力,实现溜槽输送项目,提升氧化铝输送效率,降低空压机动力电耗,如期实现年节约电量2063万千瓦时的目标。同时,大力实施混合炉天然气加热方式技改,降低混合炉加热电耗,并利用开槽阳极导电性能高、气泡电阻小的优点,加快开槽阳极试验与推广工作。

  通过一项项精准高效的举措,煤电“黑铝”实现了向绿色、低能耗锻造“绿铝”的转变。百河铝业公司也正是因为这一优势,企业上海期货交易品牌“BHL”牌电解铝美誉度和影响力显著提升,连续四年荣获青海省电解铝行业能效“领跑者”称号。

  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园区一直以来把产业绿色转型升级作为重中之重,加快培育壮大绿色低碳产业,扎实推进铝业高质量发展,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塑造青海铝业新的市场竞争力。

黄河鑫业公司建设厂区分布式光伏。企业提供

  铝业变革之升级“产业链”

  2023年12月4日,位于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甘河工业园区的黄河鑫业有限公司铝产品创新中心主任顾炳林站在企业办公大楼的屋顶,指着眼前企业办公楼、宿舍、厂房等建筑顶部告诉记者:“此时此刻,目光所及的建筑物顶端,利用屋顶闲置资源,安装了光伏组件,全厂已累计并网20兆瓦,生产‘绿电’自发自用。不过,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所有光伏面板支架、铝合金电缆都是我们自产,当然,一方面是展示我们的产品,另一方面也是检验每个新产品的质量。”

  黄河鑫业有限公司是国家电投黄河公司全资子公司,作为青海本土企业,在西宁开发区的全力助推下,打破单一铝液与铝锭的生产,借力新能源和新基建发展机遇,延长产业链,找到突破口,开展铝合金支架、电缆、逆变器、铝合金网围栏等铝产品研发与销售。“对比热镀锌钢支架,铝合金支架不需要后期防腐维护,面对光伏项目室外各种恶劣环境,防腐性能非常优越。铝合金支架无焊接、成品轻便、安装简易,仅施工成本同比钢支架每兆瓦可降低费用0.8万元。铝合金加工的原材料主要为电解铝锭,废铝支架回收的价值为铝锭价值的80%以上,有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具有升值空间,产品折旧残值高,具备可再生、循环利用的优势……”说起铝业+新能源发展的好处,顾炳林如数家珍。

  当然,酒香不怕巷子深,好的产品必定会被市场认可。目前,鑫业公司在具备电站设备全产业链供应业绩及能力的基础上,和西北电力勘察设计院、吉林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国际电力投资有限公司、国家电投陕西分公司等单位建立合作关系。截至目前,鑫业公司“铝业+新能源”发展累计完成销售59.23亿元,实现利润超过5亿元,累计完成销售光伏支架8.02GW,铝合金电缆6.1万公里,逆变器23065台,逆变器集成平台1330台。

  好的发展路子永远都是闯出来的。“发展受困时等来的只有绝望,转变思想,才能闯出新天地。”回忆电解铝行业身处逆境时的状况,顾炳林说。

  2020年,鑫业公司承担了世界首个清洁能源大通道——“青豫直流”特高压项目光伏项目中636MW平单轴跟踪支架及部分固定支架的供货任务;疫情期间,首次在国内加工并制造了409台组串式逆变器集成平台……

  从单一产品到各种可调支架、逆变器集成平台、储能ODM、铝合金电缆等25种的铝多品种产品矩阵,市场拓展从黄河公司、国家电投系统内走向全国,打造了“黄河铝”“清洁黄河鑫业”“黄河创鑫”等有竞争力的清洁能源产品品牌,鑫业公司在绿色高质量发展赶考路上跑出了传统铝转型的新路径。

黄河鑫业数字化工厂,中控大屏幕。才贡加 摄

  铝业变革之打通“数字链”

  不论什么行业,赢得转型发展的主动权,需技术赋能。然而就电解铝行业来说,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实现了产业“经验化”到“标准化”的转变。

  2023年12月4日,在鑫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信息集中调度监控室记者看到,通过一面数控大屏可以实时查看电解分厂6个烟气净化、6个超浓相输送、氧化铝浓相输送、一系列、二系列槽控机实时数据,熔铸分厂废水处理站与铸造循环水系统实时数据,而且实现了和现有监控系统画面的衔接互联,可以准确掌握作业人员的状态和行为、生产和设备运行等情况。

  鑫业公司科委会副主任师赵汉民介绍:“该数控平台实现了公司级、分厂级生产数据信息集中采集、统计、显示,可以实时掌握了解工艺管控流程实时状态,同时实现安全生产可视化精准管理,促进了铝电解生产自动化、数字化水平的提升。”

  西宁开发区负责人表示,对于园区企业降本增效、循环发展的目标,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是落地“施工图”的关键一招。

  “炭素焙烧炉大修及升级改造”是鑫业公司自投产以来投入最大的改造项目,焙烧实现了自动远程调温、报警,改变了传统生产模式,对降低能耗物耗,提高产品产量、质量,降低制造成本,提升智能制造水平有着重要意义。炭素焙烧生产主管李效锋说:“技改后,炭块吨块交流电单耗较公司月度指标降低11.2%,炭块吨块天然气单耗较公司月度指标降低12.5%。下一步,将对所有天车进行无人驾驶技术改造,改造成功后可进一步提升劳动生产率和自动化水平,为打造‘黑灯工厂’打下坚实基础。”

  智能制造是工业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今,鑫业公司逐步把生产自动化、设备智能化、大数据分析等新技术运用到车间,实现生产可视化、过程化、精细化管理,达到本质安全、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从实践来看,顺势而为、锐意创新,生产管理的数智化,让减碳效果可计算、可追溯、可评估,既为传统产业高效转型升级注入动能,也为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夯实底座。

  我省数字化领域专家表示,工业自动化与智能化是传统电解铝行业向世界领先水平迈进的一大战略需求,就青海而言电解铝企业的发展方向已转向了综合性能与智能化的提高,当然,实现管控、决策、物流等全面智能化之路任重道远。

  回看以西宁开发区电解铝企业为代表的青海电解铝行业转型路,足以证明:传统铝业之变,靠的是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理念的指引,靠的是数智化生产管理模式的支撑,更靠的是放大资源循环利用的价值。

黄河鑫业数字工厂一角。才贡加 摄

  手记:铝业之“变”为青海有色行业探路领航

  青海铝业之“变”靠的是什么?

  位于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甘河工业园区的两家电解铝百亿企业给出了答案——产业转型需要克服发展短板,需要循环可持续,需要科技助推,需要延长产业链条,需要抓住发展的新机遇。

  电解铝是传统高耗能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不仅用电量大,而且人员密度高、工作强度大。过去,西宁开发区的一众电解铝企业为全省工业经济提供了长久且重要支撑,但是,随着现代产业体系的推进,西宁开发区也开启了转型,这其中,最先“动刀”的就是电解铝企业。

  因为,电解铝传统生产方式造成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并且高速发展已造成产能过剩。此外,青海铝企业打人海战,铝生产以经验为主,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产品明显失去了竞争力。

  正是看到了这一点,西宁开发区助推园区企业加快转型,打通“供应链”、重塑“能源链”、升级“产业链”、赋能“创新链”,并且对标“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让煤电“黑铝”实现向绿色、低能耗锻造“绿铝”的转变。

  一次次寻路突围,一遍遍自我革新,一项项精准高效举措,以黄河鑫业和百河铝业为代表的电解铝企业实现了智能化工厂的高效运行,实现了铝产业链的全面布局、实现了降本增效的高效推进。

  当然,西宁开发区与各电解铝企业间的携手同行、先行先试也为整个青海铝产业发展探明了前路,总结了经验:传统铝业之变,要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理念的指引,靠智能化生产管理模式的支撑,靠放大资源循环利用的价值。此外,处理好理念与行动的关系,坚持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树立全产业链思维,才会让电解铝行业高质量转型的新“铝”程勇往直前。

  如今,青海电解铝企业已探索实现了光伏面板到电解槽的“绿电”直达,逐步实现了智能化无人工厂的高效运转,开启了减排、少排到不排的探索,实现了电解铝液到光伏支、逆变器、铝合金电缆成品的全产业链发展……

  变革还在路上,青海电解铝产业的优势,还将持续续写!

编辑:张小千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