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本网原创
【金融保障调研行 四】青海海西:合作社里话振兴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7-09 08:20:41
编辑:陈郁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记者 陈郁 报道)青翠饱满的大白菜、鲜嫩的紫茄子、红彤彤的西红柿、香甜可口的西瓜……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市民李秀兰和朋友拎着几大袋蔬菜,满载而归。李秀兰告诉记者,她经常和亲朋好友一起来合作社采摘购买蔬菜,直接在大棚里采摘的蔬菜新鲜又健康,价格又不贵,还可以享受自己劳动采摘的乐趣。

QQ截图20240708100358

  仁达枸杞种植专业合作社在距离格尔木市中心12公里的郭勒木德镇红柳村。走进红柳村,一座座排列整齐的温室大棚种植了白菜、茄子、西红柿等蔬菜,身穿统一工作服的社员们或忙碌着带领市民入棚采摘蔬菜,或为购买特色农产品的消费者过秤。科学规范的大棚管理,良性健康的合作社运营,精神焕发的村民社员,一个现代化合作社良好的发展场景让人耳目一新。

  在格尔木这样一座戈壁滩上的城市,种蔬菜很不容易,但在工作人员的努力下,合作社的蔬菜长势很好。蔬菜长势好,村民的收入就能增加。合作社工作人员李光荣告诉记者,过去自己在周边的厂里打零工,有时接不上活,年收入也就1万多元,现在在合作社里干活,一个月就能拿上5000多元的工资,比外面打工强很多,还比较稳定。

  “经过几年的探索、发展,我们村的合作社已经形成了以能人带动为引领、银行支持为桥梁、抱团合作为手段、产业发展为目的的农村产业新格局。一路走来,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短缺,每次都是格尔木农商银行第一时间给予资金支持,打个电话就上门服务。”红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国善激动地说。

1

  据了解,仁达枸杞种植专业合作社和格尔木农商银行开展业务合作多年,自2015年开始给予合作社信贷支持,累计发放贷款8笔,金额合计2400万元。合作社不仅吸引40户村民入股并参与生产经营,还长期聘用本村村民50余人务工,村民年收入在5万元至10万元左右,让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在格尔木农商银行金融“活水”支持下,李善国带领村民把这片昔日的戈壁荒漠“浇灌”成了今日的“高原绿洲”。

  经过几年的发展,仁达枸杞专业合作社在生产质量、服务能力、综合效益等方面得到不断发展和提高。村集体有钱了,村里才能干实事,老百姓也跟着受益。

  依托各项惠农政策,合作社转型升级,确定了以支部引领发展绿色农畜产品、乡村观光旅游的新路子,着手建立占地约3000亩的集休闲垂钓、蔬果采摘、娱乐观光、农业科普、党性教育为一体的“红色”生态农业园,逐步走上了乡村振兴“绿色”快车道。

推荐阅读
陈刚吴晓军与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吴宏耀一行座谈
第23届环湖赛开幕 陈刚宣布开幕 吴晓军致辞
环湖赛第二赛段开赛 迎来本届赛事首个高原爬坡点
青海西宁:民生小事 件件办在了居民心坎上
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揭榜挂帅"项目招标公告
2024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拟推荐人选公示
西宁市开展餐饮油烟整治守护文明“烟火气”
西宁6323人通过“免申即享”精准兑现待遇
24H热点
《三餐四季》青海档节目将在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
第23届环湖赛第二赛段开赛迎来本届赛事首个高原爬坡点
青海西宁:民生小事 件件办在了居民心坎上
青海德令哈:“接骨连筋”护航暑运安全畅通
青海省第五届全民健身大会西宁赛区电子竞技比赛落幕
韩红基金会为青海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再捐560万
青海门源:“净土青海·高原臻品”2024年品牌宣传暨...
第二十三届“环湖赛”打响揭幕战
【坐着高铁看中国】青海:百里油菜花海间 高铁飞驰...
【对口援青】一场“足球”盛宴带动苏青协作发展节...
热点图片
第二十三届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隆重开幕陈刚宣布开幕 吴晓军致辞
第二十三届环青海湖...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作为·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时】改革展风采在三江源头感受智慧城市的“心跳”——记第三届青海省改革创新奖创新先进集体玉树州玉树市智慧城市管理服务中心
【新时代 新征程 新...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青海篇章·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凝心聚力,画好灾后重建“同心圆”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青海篇章·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共绘走向世界的美好图景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青海篇章·牢记嘱托 实干笃行】阅尽高原美 唱出高原情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
【环湖观潮涌】跨越山海 逐梦环湖——第二十三届环湖赛开幕式侧记
【环湖观潮涌】跨越...
【环湖听新音·环湖印象】共赴盛会,风景这边独好
【环湖听新音·环湖印...
【环湖听新音·环湖揽胜】悦享河湟 相约夏都
【环湖听新音·环湖揽...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金融保障调研行 四】青海海西:合作社里话振兴

青海新闻网
2024-07-09 08:20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金融保障调研行 四】青海海西:合作社里话振兴

青海新闻网
2024-07-09 08:20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金融保障调研行 四】青海海西:合作社里话振兴

  • 2024-07-09 08:20:41
  • 来源:青海新闻网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记者 陈郁 报道)青翠饱满的大白菜、鲜嫩的紫茄子、红彤彤的西红柿、香甜可口的西瓜……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市民李秀兰和朋友拎着几大袋蔬菜,满载而归。李秀兰告诉记者,她经常和亲朋好友一起来合作社采摘购买蔬菜,直接在大棚里采摘的蔬菜新鲜又健康,价格又不贵,还可以享受自己劳动采摘的乐趣。

QQ截图20240708100358

  仁达枸杞种植专业合作社在距离格尔木市中心12公里的郭勒木德镇红柳村。走进红柳村,一座座排列整齐的温室大棚种植了白菜、茄子、西红柿等蔬菜,身穿统一工作服的社员们或忙碌着带领市民入棚采摘蔬菜,或为购买特色农产品的消费者过秤。科学规范的大棚管理,良性健康的合作社运营,精神焕发的村民社员,一个现代化合作社良好的发展场景让人耳目一新。

  在格尔木这样一座戈壁滩上的城市,种蔬菜很不容易,但在工作人员的努力下,合作社的蔬菜长势很好。蔬菜长势好,村民的收入就能增加。合作社工作人员李光荣告诉记者,过去自己在周边的厂里打零工,有时接不上活,年收入也就1万多元,现在在合作社里干活,一个月就能拿上5000多元的工资,比外面打工强很多,还比较稳定。

  “经过几年的探索、发展,我们村的合作社已经形成了以能人带动为引领、银行支持为桥梁、抱团合作为手段、产业发展为目的的农村产业新格局。一路走来,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短缺,每次都是格尔木农商银行第一时间给予资金支持,打个电话就上门服务。”红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国善激动地说。

1

  据了解,仁达枸杞种植专业合作社和格尔木农商银行开展业务合作多年,自2015年开始给予合作社信贷支持,累计发放贷款8笔,金额合计2400万元。合作社不仅吸引40户村民入股并参与生产经营,还长期聘用本村村民50余人务工,村民年收入在5万元至10万元左右,让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在格尔木农商银行金融“活水”支持下,李善国带领村民把这片昔日的戈壁荒漠“浇灌”成了今日的“高原绿洲”。

  经过几年的发展,仁达枸杞专业合作社在生产质量、服务能力、综合效益等方面得到不断发展和提高。村集体有钱了,村里才能干实事,老百姓也跟着受益。

  依托各项惠农政策,合作社转型升级,确定了以支部引领发展绿色农畜产品、乡村观光旅游的新路子,着手建立占地约3000亩的集休闲垂钓、蔬果采摘、娱乐观光、农业科普、党性教育为一体的“红色”生态农业园,逐步走上了乡村振兴“绿色”快车道。

编辑:陈郁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