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图说青海
【两会特刊·美丽图景·两会新声】
绘就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绚丽蓝图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谭 梅
发布时间:2025-01-23 09:30:10
编辑:李家奕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民族团结,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是社会稳定的保障。2024年,青海省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构建和谐稳定、繁荣发展的青海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2025年的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1月21日,记者邀请省人大代表、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委副书记、县长冶祥,省政协委员、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朱凯,省政协委员、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安生辉围绕“持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创建”主题,共同畅谈感受,展望未来,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奋勇前行,续写民族团结的辉煌篇章。

化隆回族自治县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现场。化隆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供图

  记者: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是青海持续开展的一项活动,“大美青海”文艺轻骑兵、“石榴籽”宣讲队、马背宣讲团等基层宣传队深入我省乡村牧社,各类文艺演出、文化下乡等活动更是以接地气的方式将党的惠民政策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机融汇,送到千家万户。那么,在您看来,新的一年我们如何进一步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深入人心?

  冶祥:化隆县作为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多文化融合地区,做好民族工作是各项工作的重点,更是融入各项工作中。我们将充分发挥好化隆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化隆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史鉴今、资政育人、培根铸魂、凝心聚力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积极组织干部群众、宗教界人士、青少年等观摩交流学习,进一步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同时,我们将深入挖掘“民族团结先进人物”“民族团结生动故事”,不断创新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等活动形式,努力营造和谐共融社会氛围,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朱凯:民族团结是天峻的优良传统,这片土地上居住着藏、汉、回、蒙古、撒拉、土、满、东乡等民族的2.3万名群众,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今后,天峻县将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为主,通过制作展板、张贴标语、发放资料等传统宣传方式,充分利用微信、微博、微视频、微电影等新技术、新媒体,针对不同群体开展分层次、分领域、分龄段,多样性地宣传教育,加大民族政策和典型事例的宣传力度,将本地民族团结进步好声音、好故事带到基层,不断创新宣传方式,持续深化宣传质效。把尊重保护和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与传承建设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实施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工程,做强“非遗”文化品牌,定期举办以民族团结进步为主题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打造“圣湖之源、净土天峻”文化旅游品牌。采取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文化的工作模式,不断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安生辉:在青海不谋民族工作,不足以谋全局。青海是稳疆固藏的战略要地,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化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建设。2025年我们将创新工作举措,着力在建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场馆集群、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精品路线、发挥县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宣传主阵地作用上下功夫见成效,有效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走深走实。特别是对于政协组织来说,我们将充分发挥团结民主两大主题,着力培养一支既有理论功底,又能结合实际开展工作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宣讲队伍,以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和富有正能量的主题引导各族群众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祁连县第一小学校外学习实践活动。聂文虎 摄

  记者:近年来,青海省始终把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发挥对口援青、东西部协作机制作用,出台支持政策、创造便利条件,打造了“舌尖上的拉面”“指尖上的青绣”等青海民族团结进步的新名片,形成了互嵌发展格局。雪山上的牧民球队闯进贵州“村超”、草原上的足球少年走进北京工人体育场、炕头上各族绣娘的“针线绣品”摆上了国际进博会的展台,各民族间血脉相连,生产生活息息相关。那么,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方面,未来我们如何打造更多更具影响力的平台和载体?

  冶祥:“汉族、土族种的小麦磨成了面粉,藏族、蒙古族养的牦牛熬成了鲜汤,撒拉族种的花椒、辣椒做成了调料,回族用双手拉出了一碗碗致富面、和谐面、幸福面。”这是青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写照。我们将继续立足化隆实际,持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巩固提升“七项行动”(党建引领提升行动、宣传教育提升行动、“民族团结进步+”融合发展提升行动、典型带动提升行动、民族团结交往交流交融提升行动、宗教事务管理提升行动、示范单位及先进单位动态提升行动),积极拓展“十一进”(进家庭、社区、乡村、机关、寺院、学校、企业、军营、市场、拉面店、网络)范围,有效开展“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不断打造“石榴籽家园”建设,努力推动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朱凯:未来,天峻县要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网络”上实现新突破,充分利用主流媒体及新兴技术,提炼总结创建工作同党的建设、乡村振兴、主题教育等重点工作的结合点和宣传点,打造网上“促进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交流共享平台,发挥阵地优势、传播优势,融合线上线下资源唱响民族团结进步主旋律,打造影响力大、覆盖面广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作品,持续宣传全县民族团结进步好声音、好故事,更好凝聚群众、引导群众。同时,持续打造一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教育基地,培育选树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典型,充分发挥“百姓大篷车”“马背党校”“帐篷党校”等宣讲平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各类感人故事和英雄事迹,让学习民族团结先进典型在天峻蔚然成风。

  安生辉:人民政协作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因团结而生、依团结而存、靠团结而兴,是大团结大联合的象征,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具有独特优势作用,肩负着重要职责使命。我们将探索更好发挥政协界别优势作用、专门委员会基础性作用、政协委员主体作用的有效方法和载体,结合祁连实际和特色,做好搭台工作,借助东西部协作、对口援建等平台和机遇,围绕党的建设、教育医疗、文旅融合、生态文明、社会治理等重点工作,大力实施“党建活动联盟”“民族团结联创”“文旅活动联谊”等“十联十创”行动,有效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

“神湖源”宣讲队赴牧区宣讲。天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供图

  记者:坚持新发展理念,把发展作为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切实把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产业“四地”作为推动青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和行动路径,“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步伐更加坚实,成效更加显著。2024年,青海以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积极争取落实少数民族发展任务,积极安排实施发展项目,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在新的一年,我们如何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实现共同繁荣发展,请代表和委员们建言献策。

  冶祥:经济发展是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物质基础。我们将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不断巩固拓展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成果,有效提升治理水平,持续深化法治建设,深入推进民族团结,积极探索民族团结进步赋能产业“四地”建设新路径,全面实施“民族团结进步+”融合发展行动,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县域经济建设、乡村振兴、生态保护、文化旅游等工作深度融合、协同推进。尤其是大力发展拉面产业,推动“拉面+文旅”“农业+旅游”等融合发展模式,着力夯基础、强弱项、抓创新,让各民族群众在产业链上实现增收致富,奋力开创新时代化隆民族宗教工作新局面。

  朱凯:立足民族地区资源禀赋,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在一年又一年的发展实践中,各族群众真切享受到了民族团结、繁荣发展的红利。在新的一年,天峻县将围绕“生态、转型、融入、重塑”主题,全面实施“生态立县、畜牧稳县、旅游活县、法治安县”战略,发展牛羊肉、香菇、有机肥、奶制品、绿色能源和绿色旅游的“赤橙黑白绿”特色产业,打造生态保护和治理样板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样板县。通过青少年交流、东西部协作交流、对口支援帮扶等活动,推进深化“石榴籽家园”建设,构建各族群众互嵌式居住生活,营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氛围。

  安生辉:我认为,要立足本地的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让各族群众在产业发展中受益。以祁连为例,“祁连牦牛”“祁连藏羊”“祁连黄菇”荣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要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就得立足特有的资源优势,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深化农体文旅商产业融合发展,让祁连的优质农畜产品走出青海、畅销全国、走向世界,让群众在发展中受益。同时依托滨州援祁工作,加强与滨州及所属县区在特色农畜产品销售、文旅融合发展、人才交流、劳务输出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全面推动地区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高各族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推荐阅读
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主席团举行第四次会议
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主席团举行第三次会议
`2025“第一缕阳光”全球同拍中国年在青海启动
青海省30名药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受聘上岗
青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2024年度省委常委班子民主生活会征求意见公告
【我从基层来】改革新潮涌 奋楫新征程
西宁:联合检查保障节前农贸市场安全有序
24H热点
【两会特刊·青报观察】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
共居青海 共建和谐 共享美好
【两会特刊·会内会外·两会热议】石榴花开别样红 民...
【两会特刊·会内会外·一线见闻】邻里和谐“百家宴...
【两会特刊·美丽图景·两会新声】绘就民族团结进步...
【两会特刊·美丽图景·实干笃行】让孩子们羽翼更丰...
【新春走基层·山乡新画卷】重建新村办“村晚” 感...
打造投资兴业“沃土” 绽放经济发展“繁花”
张灯结彩夜西宁
【新春走基层·文化中国年】春节将至 绣娘赶制新衣忙
热点图片
【两会特刊·青报观察】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
【两会特刊·青报观察...
共居青海 共建和谐 共享美好
共居青海 共建和谐 ...
【两会特刊·会内会外·两会热议】石榴花开别样红 民族团结情意浓
【两会特刊·会内会外...
【两会特刊·会内会外·一线见闻】邻里和谐“百家宴” 绽放团结幸福花
【两会特刊·会内会外...
【两会特刊·美丽图景·两会新声】绘就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绚丽蓝图
【两会特刊·美丽图景...
【两会特刊·美丽图景·实干笃行】让孩子们羽翼更丰眼界更广
【两会特刊·美丽图景...
【新春走基层·山乡新画卷】重建新村办“村晚” 感恩奋进过“小年”
【新春走基层·山乡新...
打造投资兴业“沃土” 绽放经济发展“繁花”
打造投资兴业“沃土...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两会特刊·美丽图景·两会新声】
绘就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绚丽蓝图

青海日报
2025-01-23 09:30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两会特刊·美丽图景·两会新声】
绘就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绚丽蓝图

青海日报
2025-01-23 09:30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两会特刊·美丽图景·两会新声】
绘就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绚丽蓝图

  • 2025-01-23 09:30:10
  • 来源:青海日报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民族团结,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是社会稳定的保障。2024年,青海省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构建和谐稳定、繁荣发展的青海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2025年的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1月21日,记者邀请省人大代表、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委副书记、县长冶祥,省政协委员、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朱凯,省政协委员、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安生辉围绕“持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创建”主题,共同畅谈感受,展望未来,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奋勇前行,续写民族团结的辉煌篇章。

化隆回族自治县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现场。化隆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供图

  记者: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是青海持续开展的一项活动,“大美青海”文艺轻骑兵、“石榴籽”宣讲队、马背宣讲团等基层宣传队深入我省乡村牧社,各类文艺演出、文化下乡等活动更是以接地气的方式将党的惠民政策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机融汇,送到千家万户。那么,在您看来,新的一年我们如何进一步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深入人心?

  冶祥:化隆县作为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多文化融合地区,做好民族工作是各项工作的重点,更是融入各项工作中。我们将充分发挥好化隆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化隆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史鉴今、资政育人、培根铸魂、凝心聚力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积极组织干部群众、宗教界人士、青少年等观摩交流学习,进一步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同时,我们将深入挖掘“民族团结先进人物”“民族团结生动故事”,不断创新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等活动形式,努力营造和谐共融社会氛围,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朱凯:民族团结是天峻的优良传统,这片土地上居住着藏、汉、回、蒙古、撒拉、土、满、东乡等民族的2.3万名群众,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今后,天峻县将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为主,通过制作展板、张贴标语、发放资料等传统宣传方式,充分利用微信、微博、微视频、微电影等新技术、新媒体,针对不同群体开展分层次、分领域、分龄段,多样性地宣传教育,加大民族政策和典型事例的宣传力度,将本地民族团结进步好声音、好故事带到基层,不断创新宣传方式,持续深化宣传质效。把尊重保护和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与传承建设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实施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工程,做强“非遗”文化品牌,定期举办以民族团结进步为主题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打造“圣湖之源、净土天峻”文化旅游品牌。采取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文化的工作模式,不断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安生辉:在青海不谋民族工作,不足以谋全局。青海是稳疆固藏的战略要地,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化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建设。2025年我们将创新工作举措,着力在建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场馆集群、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精品路线、发挥县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宣传主阵地作用上下功夫见成效,有效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走深走实。特别是对于政协组织来说,我们将充分发挥团结民主两大主题,着力培养一支既有理论功底,又能结合实际开展工作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宣讲队伍,以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和富有正能量的主题引导各族群众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祁连县第一小学校外学习实践活动。聂文虎 摄

  记者:近年来,青海省始终把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发挥对口援青、东西部协作机制作用,出台支持政策、创造便利条件,打造了“舌尖上的拉面”“指尖上的青绣”等青海民族团结进步的新名片,形成了互嵌发展格局。雪山上的牧民球队闯进贵州“村超”、草原上的足球少年走进北京工人体育场、炕头上各族绣娘的“针线绣品”摆上了国际进博会的展台,各民族间血脉相连,生产生活息息相关。那么,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方面,未来我们如何打造更多更具影响力的平台和载体?

  冶祥:“汉族、土族种的小麦磨成了面粉,藏族、蒙古族养的牦牛熬成了鲜汤,撒拉族种的花椒、辣椒做成了调料,回族用双手拉出了一碗碗致富面、和谐面、幸福面。”这是青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写照。我们将继续立足化隆实际,持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巩固提升“七项行动”(党建引领提升行动、宣传教育提升行动、“民族团结进步+”融合发展提升行动、典型带动提升行动、民族团结交往交流交融提升行动、宗教事务管理提升行动、示范单位及先进单位动态提升行动),积极拓展“十一进”(进家庭、社区、乡村、机关、寺院、学校、企业、军营、市场、拉面店、网络)范围,有效开展“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不断打造“石榴籽家园”建设,努力推动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朱凯:未来,天峻县要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网络”上实现新突破,充分利用主流媒体及新兴技术,提炼总结创建工作同党的建设、乡村振兴、主题教育等重点工作的结合点和宣传点,打造网上“促进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交流共享平台,发挥阵地优势、传播优势,融合线上线下资源唱响民族团结进步主旋律,打造影响力大、覆盖面广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作品,持续宣传全县民族团结进步好声音、好故事,更好凝聚群众、引导群众。同时,持续打造一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教育基地,培育选树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典型,充分发挥“百姓大篷车”“马背党校”“帐篷党校”等宣讲平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各类感人故事和英雄事迹,让学习民族团结先进典型在天峻蔚然成风。

  安生辉:人民政协作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因团结而生、依团结而存、靠团结而兴,是大团结大联合的象征,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具有独特优势作用,肩负着重要职责使命。我们将探索更好发挥政协界别优势作用、专门委员会基础性作用、政协委员主体作用的有效方法和载体,结合祁连实际和特色,做好搭台工作,借助东西部协作、对口援建等平台和机遇,围绕党的建设、教育医疗、文旅融合、生态文明、社会治理等重点工作,大力实施“党建活动联盟”“民族团结联创”“文旅活动联谊”等“十联十创”行动,有效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

“神湖源”宣讲队赴牧区宣讲。天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供图

  记者:坚持新发展理念,把发展作为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切实把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产业“四地”作为推动青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和行动路径,“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步伐更加坚实,成效更加显著。2024年,青海以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积极争取落实少数民族发展任务,积极安排实施发展项目,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在新的一年,我们如何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实现共同繁荣发展,请代表和委员们建言献策。

  冶祥:经济发展是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物质基础。我们将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不断巩固拓展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成果,有效提升治理水平,持续深化法治建设,深入推进民族团结,积极探索民族团结进步赋能产业“四地”建设新路径,全面实施“民族团结进步+”融合发展行动,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县域经济建设、乡村振兴、生态保护、文化旅游等工作深度融合、协同推进。尤其是大力发展拉面产业,推动“拉面+文旅”“农业+旅游”等融合发展模式,着力夯基础、强弱项、抓创新,让各民族群众在产业链上实现增收致富,奋力开创新时代化隆民族宗教工作新局面。

  朱凯:立足民族地区资源禀赋,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在一年又一年的发展实践中,各族群众真切享受到了民族团结、繁荣发展的红利。在新的一年,天峻县将围绕“生态、转型、融入、重塑”主题,全面实施“生态立县、畜牧稳县、旅游活县、法治安县”战略,发展牛羊肉、香菇、有机肥、奶制品、绿色能源和绿色旅游的“赤橙黑白绿”特色产业,打造生态保护和治理样板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样板县。通过青少年交流、东西部协作交流、对口支援帮扶等活动,推进深化“石榴籽家园”建设,构建各族群众互嵌式居住生活,营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氛围。

  安生辉:我认为,要立足本地的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让各族群众在产业发展中受益。以祁连为例,“祁连牦牛”“祁连藏羊”“祁连黄菇”荣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要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就得立足特有的资源优势,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深化农体文旅商产业融合发展,让祁连的优质农畜产品走出青海、畅销全国、走向世界,让群众在发展中受益。同时依托滨州援祁工作,加强与滨州及所属县区在特色农畜产品销售、文旅融合发展、人才交流、劳务输出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全面推动地区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高各族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作者 谭 梅
编辑:李家奕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