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州市新闻
青海省湟中区马铃薯产业综合产值突破3.6亿元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陶然
发布时间:2025-06-10 07:43:29
编辑:孔令磊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 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立足资源优势,创新采用“建良田、育良种、施良策、聚良品”的“四良模式”,推动马铃薯产业全链条升级,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截至6月9日,全区马铃薯种植面积8000公顷,总产量24万吨,综合产值突破3.6亿元,带动11万户农户增收5500万元。

  湟中区大力推广“脱毒种薯+轮作+新型肥料+新技术设备+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模式,创建40个百亩田、10个千亩方和1个万亩片,构建现代农业基础设施体系。实施5066.67公顷全膜覆盖栽培技术田,打造366.67公顷水肥一体化高效栽培技术示范田,引进“双膜”栽培技术,创新技术服务模式,培育百名专业人才,实现产量与品质双提升,促进马铃薯种植增产增效。联合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研发脱毒马铃薯脱毒繁育技术及引进示范新品种,构建完善脱毒种薯繁育体系,年产脱毒苗50万株、原原种150万粒,年供马铃薯原/良种6万吨,良种覆盖率超98%。投资377.135万元实施马铃薯脱毒繁育基地提升改造项目,进一步提升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产能。

  大力发展马铃薯储藏与精深加工业。其中,河湟文化产业园上新庄片区10万吨马铃薯精深加工项目投产后,预计年加工10.5万吨马铃薯,带动众多农户增收。新建2000吨马铃薯储藏窖一座,全区马铃薯贮藏窖达581座,总贮藏量达7.8万余吨。打造“圣域”等多个品牌,13333.33公顷生产基地获评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立“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经营模式,200余家新型经营主体参与其中,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紧密衔接,让小土豆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大产业”。

  (来源:青海日报)  

推荐阅读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吴晓军主持
吴晓军:为未来五年发展谋定方向擘画蓝图
`2025“第一缕阳光”全球同拍中国年在青海启动
青海省30名药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受聘上岗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2024年度媒体社会责任报告
2024年青海"昆仑英才·青海学者"项目拟入选人员
西宁开发区携手宁德时代加码 追加投资5亿元
玉树州与武汉音乐学院达成校地合作
24H热点
青海省湟中区马铃薯产业综合产值突破3.6亿元
青海省果洛州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小网格+微积分” 共治...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西宁开发区“量身定制”产业...
西宁构建“一地一品”“一域一品”人才工作矩阵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西宁开发区携手宁德时代加码...
去年西宁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38天
【洁净青海·绿色算力】3年到5年 青海西宁力争算力...
【乡村振兴在青海】“驻村”更“助村” 实干促振兴
热点图片
2025青海·同德“宗日杯”高原越野跑挑战赛鸣枪
2025青海·同德“宗日...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旧梯焕新,“梯”升幸福新高度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
退役不褪色 助力高考行
退役不褪色 助力高考行
从雪山到全球 青海冬虫夏草的产业升级与生态共赢之路
从雪山到全球 青海冬...
【乡村振兴在青海】供港菜田农事忙
【乡村振兴在青海】...
【乡村振兴在青海】“驻村”更“助村” 实干促振兴
【乡村振兴在青海】...
镜头里的生态答卷——对话祁连山国家公园候选区首席签约摄影师鲍永清
镜头里的生态答卷—...
【洁净青海·绿色算力】从“数字种子”到“创业苗圃”——“绿色算力赋能青海实体经济”系列报道②
【洁净青海·绿色算力...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青海省湟中区马铃薯产业综合产值突破3.6亿元

青海日报
2025-06-10 07:43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青海省湟中区马铃薯产业综合产值突破3.6亿元

青海日报
2025-06-10 07:43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青海省湟中区马铃薯产业综合产值突破3.6亿元

  • 2025-06-10 07:43:29
  • 来源:青海日报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 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立足资源优势,创新采用“建良田、育良种、施良策、聚良品”的“四良模式”,推动马铃薯产业全链条升级,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截至6月9日,全区马铃薯种植面积8000公顷,总产量24万吨,综合产值突破3.6亿元,带动11万户农户增收5500万元。

  湟中区大力推广“脱毒种薯+轮作+新型肥料+新技术设备+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模式,创建40个百亩田、10个千亩方和1个万亩片,构建现代农业基础设施体系。实施5066.67公顷全膜覆盖栽培技术田,打造366.67公顷水肥一体化高效栽培技术示范田,引进“双膜”栽培技术,创新技术服务模式,培育百名专业人才,实现产量与品质双提升,促进马铃薯种植增产增效。联合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研发脱毒马铃薯脱毒繁育技术及引进示范新品种,构建完善脱毒种薯繁育体系,年产脱毒苗50万株、原原种150万粒,年供马铃薯原/良种6万吨,良种覆盖率超98%。投资377.135万元实施马铃薯脱毒繁育基地提升改造项目,进一步提升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产能。

  大力发展马铃薯储藏与精深加工业。其中,河湟文化产业园上新庄片区10万吨马铃薯精深加工项目投产后,预计年加工10.5万吨马铃薯,带动众多农户增收。新建2000吨马铃薯储藏窖一座,全区马铃薯贮藏窖达581座,总贮藏量达7.8万余吨。打造“圣域”等多个品牌,13333.33公顷生产基地获评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立“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经营模式,200余家新型经营主体参与其中,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紧密衔接,让小土豆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大产业”。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 陶然
编辑:孔令磊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