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青海各地
【牢记嘱托 实干笃行】赛纳班彦 幸福花开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谢梦茹
发布时间:2024-06-18 07:57:08
编辑:孔令磊

幸福的笑脸。陈俊 摄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6月14日,记者来到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班彦村,宽阔平坦的公路一边,是排列整齐、干净整洁的班彦新村,另一边“班彦生态农庄”的招牌吸引着游人探寻的目光。

  沿着曲折的彩虹栈道进入小河边的班彦生态农庄,树林环绕、绿草如茵、流水潺潺,烧烤营地的露营帐篷错落排列,搭配上舒适凉爽的幕布和吊床,夏日休闲的氛围越来越浓。农庄内划分百年党史之路、班彦大舞台、游乐园、烧烤营地等区域,漫步其中,随处可见印有“赛纳班彦”“幸福班彦”等产业元素的红色灯笼。

  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助推乡村旅游业发展,2021年,班彦生态农庄正式开园营业。几年来,生态农庄不仅为乡村振兴、村集体经济注入新活力,也让班彦村以及周边村庄的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

  记者了解到,生态农庄每年五、六月开园,一直持续到十月中旬左右,目前共有20余名工作人员负责生态农庄的管理、服务工作。

  “今年开园前,生态农庄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对各项游乐设施进行检修,美化农庄环境面貌,并对农庄的服务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建成班彦村小吃一条街。”班彦生态农庄负责人马进宏介绍,通过一系列的升级改造,班彦生态农庄焕然一新,已经成为了一个集农业观光、景观展示、摄影、采摘、花卉销售、青少年科普教育、党员干部培训为一体的民族特色旅游观赏体验基地。

  “今年通过对生态农庄基础设施、环境面貌、内涵品质等进行提档升级,生态农庄的旅游业态、服务功能等有了很大提升。为了迎接夏天乡村旅游热潮,我们将不遗余力做好各项服务工作。”五十镇党委副书记马毓琨介绍。

  沿着百年党史之路,感受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沧桑巨变;坐在露营帐篷中乘凉,享受夏日的微风和假日的惬意;品尝青海土火锅、互助特色卤肉、焪洋芋等特色小吃菜品,品味独特的农家风味;来到感恩泉边,在山水相映中感受怡人的自然风光……

  以诚待人的生态农庄一经开园,便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游玩体验。正巧赶上端午小长假,6月7日正式面向游客开放的生态农庄,“蹭”到了假期的第一波流量,马进宏喜上眉梢介绍:“端午假期,农庄内的游客呈井喷式增长,我们共计接待3000余人次,3天的营业收入达到3万余元,实现了今年夏天的开门红。”

  经过端午小长假的“试验”,马进宏有了更多点子。“现在游客前来游玩体验,一些菜品甚至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马进宏说,他们一边尝试一边改进,将不断拓宽经营面,丰富生态庄园的产业。目前,正着手修建特色土窑,让游客品尝到更加接地气、原生态的青海特色小吃。

  在烧烤营地旁,59岁的吕有智正与几名同事抓紧土窑的堆砌作业,他笑着说:“用土窑制作的焪洋芋别提有多香,我们今天就能把土窑搭建起来,未来一定能吸引到更多游客。”

  作为班彦村的一大特色产业,班彦生态农庄不仅成为了村集体经济增收的有效途径,更为村民带来了实打实的经济效益。

共跳幸福安昭舞。陈俊 摄

  自生态农庄开园以来,吕有智便当起了这里的保安,吕有智眼中带笑,浅浅地说:“以前我在家附近打一些零工,工作不稳定,看到生态农庄招聘工作人员,我便报名成为了这里的一员,现在就在家门口上班,每月拿着固定工资,我真的心满意足了。”

  经过改造升级,生态农庄开设了更丰富的游玩体验区,吕有智也成为了水上乐园的安全员和操作员。“现在的工作既有趣又充实,每天忙忙碌碌,看着农庄越来越受游客欢迎,班彦村的发展越来越好,我们村民心里十分感激。”

  “以前住在山上,交通不便,发展落后,多亏了易地搬迁项目,我们从山大沟深的老村搬到了交通便捷的公路旁。”吕有智感叹:“现在行路难、吃水难、上学难、就医难、务工难、娶妻难的‘六难’问题早已不复存在,真的今非昔比啊!”

  曾经住在班彦村沙沟山六社的吕有智,作为班彦村巨变的见证者,谈到村子的变化他的感受最深刻:搬下山后,村里的变化非常明显,家家户户的平房干净漂亮,村道也被打扫得整洁美观,村子一天比一天好。

  从柴火到天然气,从砖木到混凝土,从泥巴路到柏油路,班彦村的人居环境逐年改善,村民住得安心,过得舒心,生活水平、产业发展、自然环境等各个方面都发生着巨大变化。

  班彦生态农庄的发展作为班彦村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体现着班彦村近些年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实际发展路径的决心和步伐,借助易地搬迁和特色产业,班彦村已蝶变为名副其实的“幸福班彦”。如今,班彦村初步发展形成了酩馏酒、土族盘绣、乡村旅游等8大特色产业,乡村振兴的路越走越坚实,村民的幸福生活也越过越踏实。

  在班彦村村史馆中,一张张今昔对比的照片、一件件让人身临其境的实物充分彰显着班彦村从一个“落后村”到“幸福村”的变化历程,不仅是拓宽特色产业的发展广度,同样注重产业深度的挖掘,彰显出班彦村逐步走上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的深度和厚度。

  乡村振兴,重点是产业振兴。如今的班彦村,坚定不移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持续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奋力描绘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美好图景。

推荐阅读
全省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衔接动员部署会召开
省政府党组会议和常务会议先后召开 吴晓军主持
西宁市数据局:“一键提交”群众诉求件件有回应
青海黄南公安:锻造过硬铁军
2024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拟推荐人选公示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许可信息
格尔木:护航民营经济“向下扎根、向上生长”
西宁市全方位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促进机制建设
24H热点
【牢记嘱托 实干笃行】赛纳班彦 幸福花开
【先锋力量】“金黄果”敲开乡村振兴“致富门”
防沙治沙“神器”亮相海北
【牢记嘱托 实干笃行】有诉必应马上办 把工作做到...
【洁净青海·绿色算力】西宁市城西区开展数字经济场...
西宁市城中区:车位“不打烊” 错时免费停
【祖国好 家乡美】绿色西宁 展现生态新颜
【牢记嘱托 实干笃行】追“风”逐“日”蓄绿能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青海湟中玉拉村:特色...
【牢记嘱托 实干笃行】刚察的生态样本
热点图片
德令哈市柯鲁柯镇:培育“一村一品” 产业“多点开花”
德令哈市柯鲁柯镇:...
田畴沃野美如画
田畴沃野美如画
黄河岸边上演“速度与激情”——第十八届中国·青海国际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贵德站)见闻
黄河岸边上演“速度...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青海湟中玉拉村:特色种植种出好日子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
【牢记嘱托 实干笃行】作为一名管护员,我深感骄傲!
【牢记嘱托 实干笃行...
【牢记嘱托 实干笃行】水天一色 鱼鸟共生 大湖之美绘就新画卷
【牢记嘱托 实干笃行...
【牢记嘱托 实干笃行】刚察的生态样本
【牢记嘱托 实干笃行...
【牢记嘱托 实干笃行】数说青海湖变化
【牢记嘱托 实干笃行...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牢记嘱托 实干笃行】赛纳班彦 幸福花开

青海日报
2024-06-18 07:57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牢记嘱托 实干笃行】赛纳班彦 幸福花开

青海日报
2024-06-18 07:57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牢记嘱托 实干笃行】赛纳班彦 幸福花开

  • 2024-06-18 07:57:08
  • 来源:青海日报

幸福的笑脸。陈俊 摄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6月14日,记者来到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班彦村,宽阔平坦的公路一边,是排列整齐、干净整洁的班彦新村,另一边“班彦生态农庄”的招牌吸引着游人探寻的目光。

  沿着曲折的彩虹栈道进入小河边的班彦生态农庄,树林环绕、绿草如茵、流水潺潺,烧烤营地的露营帐篷错落排列,搭配上舒适凉爽的幕布和吊床,夏日休闲的氛围越来越浓。农庄内划分百年党史之路、班彦大舞台、游乐园、烧烤营地等区域,漫步其中,随处可见印有“赛纳班彦”“幸福班彦”等产业元素的红色灯笼。

  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助推乡村旅游业发展,2021年,班彦生态农庄正式开园营业。几年来,生态农庄不仅为乡村振兴、村集体经济注入新活力,也让班彦村以及周边村庄的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

  记者了解到,生态农庄每年五、六月开园,一直持续到十月中旬左右,目前共有20余名工作人员负责生态农庄的管理、服务工作。

  “今年开园前,生态农庄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对各项游乐设施进行检修,美化农庄环境面貌,并对农庄的服务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建成班彦村小吃一条街。”班彦生态农庄负责人马进宏介绍,通过一系列的升级改造,班彦生态农庄焕然一新,已经成为了一个集农业观光、景观展示、摄影、采摘、花卉销售、青少年科普教育、党员干部培训为一体的民族特色旅游观赏体验基地。

  “今年通过对生态农庄基础设施、环境面貌、内涵品质等进行提档升级,生态农庄的旅游业态、服务功能等有了很大提升。为了迎接夏天乡村旅游热潮,我们将不遗余力做好各项服务工作。”五十镇党委副书记马毓琨介绍。

  沿着百年党史之路,感受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沧桑巨变;坐在露营帐篷中乘凉,享受夏日的微风和假日的惬意;品尝青海土火锅、互助特色卤肉、焪洋芋等特色小吃菜品,品味独特的农家风味;来到感恩泉边,在山水相映中感受怡人的自然风光……

  以诚待人的生态农庄一经开园,便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游玩体验。正巧赶上端午小长假,6月7日正式面向游客开放的生态农庄,“蹭”到了假期的第一波流量,马进宏喜上眉梢介绍:“端午假期,农庄内的游客呈井喷式增长,我们共计接待3000余人次,3天的营业收入达到3万余元,实现了今年夏天的开门红。”

  经过端午小长假的“试验”,马进宏有了更多点子。“现在游客前来游玩体验,一些菜品甚至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马进宏说,他们一边尝试一边改进,将不断拓宽经营面,丰富生态庄园的产业。目前,正着手修建特色土窑,让游客品尝到更加接地气、原生态的青海特色小吃。

  在烧烤营地旁,59岁的吕有智正与几名同事抓紧土窑的堆砌作业,他笑着说:“用土窑制作的焪洋芋别提有多香,我们今天就能把土窑搭建起来,未来一定能吸引到更多游客。”

  作为班彦村的一大特色产业,班彦生态农庄不仅成为了村集体经济增收的有效途径,更为村民带来了实打实的经济效益。

共跳幸福安昭舞。陈俊 摄

  自生态农庄开园以来,吕有智便当起了这里的保安,吕有智眼中带笑,浅浅地说:“以前我在家附近打一些零工,工作不稳定,看到生态农庄招聘工作人员,我便报名成为了这里的一员,现在就在家门口上班,每月拿着固定工资,我真的心满意足了。”

  经过改造升级,生态农庄开设了更丰富的游玩体验区,吕有智也成为了水上乐园的安全员和操作员。“现在的工作既有趣又充实,每天忙忙碌碌,看着农庄越来越受游客欢迎,班彦村的发展越来越好,我们村民心里十分感激。”

  “以前住在山上,交通不便,发展落后,多亏了易地搬迁项目,我们从山大沟深的老村搬到了交通便捷的公路旁。”吕有智感叹:“现在行路难、吃水难、上学难、就医难、务工难、娶妻难的‘六难’问题早已不复存在,真的今非昔比啊!”

  曾经住在班彦村沙沟山六社的吕有智,作为班彦村巨变的见证者,谈到村子的变化他的感受最深刻:搬下山后,村里的变化非常明显,家家户户的平房干净漂亮,村道也被打扫得整洁美观,村子一天比一天好。

  从柴火到天然气,从砖木到混凝土,从泥巴路到柏油路,班彦村的人居环境逐年改善,村民住得安心,过得舒心,生活水平、产业发展、自然环境等各个方面都发生着巨大变化。

  班彦生态农庄的发展作为班彦村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体现着班彦村近些年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实际发展路径的决心和步伐,借助易地搬迁和特色产业,班彦村已蝶变为名副其实的“幸福班彦”。如今,班彦村初步发展形成了酩馏酒、土族盘绣、乡村旅游等8大特色产业,乡村振兴的路越走越坚实,村民的幸福生活也越过越踏实。

  在班彦村村史馆中,一张张今昔对比的照片、一件件让人身临其境的实物充分彰显着班彦村从一个“落后村”到“幸福村”的变化历程,不仅是拓宽特色产业的发展广度,同样注重产业深度的挖掘,彰显出班彦村逐步走上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的深度和厚度。

  乡村振兴,重点是产业振兴。如今的班彦村,坚定不移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持续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奋力描绘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美好图景。

作者 谢梦茹
编辑:孔令磊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